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證實:這五次世界末日真實發生過 | 溫哥華財稅中心


[世界末日] 證實:這五次世界末日真實發生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在那個時代,火山頻繁爆發,沉積下來的火山灰在掩蓋了一切的同時,又為我們准確地記錄下了當時的情景。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我國浙江省長興縣煤山的一段地層剖面,清晰地反映了當時動物滅絕的過程:在地層剖面中,越往地層的上方,四射珊瑚、三葉蟲等生物就越稀少,隨著時間的推移絕跡了。科學家們采用碳同位素分析等方法確定這些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發現煤山剖面標志生物大滅絕開始的25層火山灰為2.51941億年前,終結於2.51880億年前,這意味著大滅絕發生在大約6萬年這一時間段內,是一次突發性的滅絕事件。

  同時,經過計算,在當時的生物大滅絕初期,地球的溫度是25℃,但至生物大滅絕結束時,地球溫度升至33℃,短短幾萬年的時間大陸球溫度升高了8℃。這足以說明當時的地球經歷了一段全球范圍的高溫期,溫度升高,氣候幹旱,森林野火不斷直至燃燒殆盡,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海洋生物也因缺氧而大批死亡。究其罪魁禍首,就是當時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導致地表大量溫室氣體釋放和快速的溫室效應。

  第四次世界末日


  在三疊紀至侏?紀過渡時期,地球上發生了第4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地球剛從上一次超級滅絕中艱難的蘇醒過來卻再次遭受嚴峻考驗。

  其原因至今未有定論。比較可信的觀點認為,這一事件與當時大規模火山爆發所引發的氣候變化有關。曾經將大陸凝聚起來的力量現在卻要撕裂它。在三疊紀時期,火山爆發噴湧了大量岩漿和氣體,改變了當時的氣候條件,排放的二氧化碳還可能會酸化海洋,造成海洋及陸地生物的滅絕,此外還有小隕石的撞擊也引發或者加重了此次滅絕的發生。

  這次滅絕事件的影響遍及陸地與海洋,估計有76%的物種滅絕,其規模在5次大滅絕事件中排名最末。也正是這次滅絕事件,給恐龍提供廣闊的生存空間,使得恐龍成為侏?紀的優勢陸地動物。這次滅絕事件歷時很短,不足1萬年。

  第五次世界末日

  2013年2月15日,一顆編號為2012DA14的近地小行星以距離地球僅僅2.77萬千米的位置掠過地球,盡管它沒有撞擊地球,卻著實讓科學家捏了一把汗。因為這顆小行星直徑約44米,重量達12萬噸。如果它撞擊了地球,將釋放相當於230萬噸爆炸當量的能量,近乎於1908年震驚世界的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大爆炸產生的能量。


  然而,我們的地球並不是每次都能那麼幸運。如今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數以百計,每一個都代表著當年的一次創傷。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撞擊事件,造成了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生存了1億年之上的恐龍,實力強大,種族強盛,沒有任何一種動物可以挑戰。然而末日來臨,霸主恐龍也不幸全軍覆沒,那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事件。

  20世紀70年代末,一位名叫格倫•彭菲爾德的地質學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地區從事石油勘探工作時,驚奇地發現在尤卡坦半島外海的海床之下,有個直徑達70千米的弧狀地形。之後,他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尤卡坦半島上也有一個這樣的弧狀地形,二者居然可以合成一個完整的圓形,合成後的直徑達180千米寬。但是,由於他是從事石油勘探工作的,這個發現沒引起他的重視,這些與石油無關的發現也就沒有被公開。


  後來,不斷有科學家們在此有新的發現,比如沖擊石英、重力異常、玻璃隕石等足以證明這個圓形構造是隕石撞擊形成的,而且推測這個撞擊體的直徑至少有10千米,撞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14TNT當量,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屬規模最大的一次。再後來,有人研究發現這個隕石撞擊坑的形成年代大約是6500萬年前。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確信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事件是造成白堊紀至第三紀恐龍大滅絕的原因。

  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會引發大規模海嘯、地震與火山爆發,撞擊產生的碎片和灰塵會造成全球性的風暴,長時期遮蔽陽光,妨礙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生態系統的瓦解。

  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陸地上恐龍以及其他大部分的物種滅絕,海洋中只有少數幾種魚類生存,鯊魚作為體型比較大的生物也生存了下來,事實上他們已經在前幾次大滅絕中都生存了下來,令人驚訝。此次超級滅絕事件的規模在5次大滅絕事件中排名第2。

  生存建立在死亡之上,活下來的不是最大的,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適應的。恐龍的滅絕讓當今的人類忍不住思考一個不願意接受的問題:如果導致恐龍滅絕的類似行星發生在我們頭上,我們該如何避免呢?

  一些電影中似乎向我們揭示了措施和方法,但是卻不得不提醒,如果真的有那樣大小的行星甚至更大的來臨,他要撞上目前的我們,文明將徹底毀滅,如果有少數幸存的人類將回到石器時代。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