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東莞工棚坍塌事故已致18人遇難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東莞掃黃] 東莞工棚坍塌事故已致18人遇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16年4月13日5時40分許,由於突發雷電大風強降雨,廣東東莞麻湧鎮中交四航局一廠區龍門架被大風吹倒,導致附近約200平方米的工棚坍塌。

  

  事發現場。


  據事故調查組通報,截至18時,核實事發工棚入住139人,自行撤離88人,死亡18人,其中17人身份已核實,15名輕傷者經治療後出院,18人仍留院治療,其中4人重傷,現場清理救援工作結束,事故原因仍在調查。

  在麻湧醫院,多位幸存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om),事發時,先是響起一聲“驚雷”,80噸的龍門架瞬間就向宿舍砸了下來,有的工友死在了夢中,“像是一場噩夢”。

  

  救援現場。

  “被一床棉絮救了命”

  凌晨5時40分許,被一個“炸雷”驚醒後,楊國清還沒來得及翻身,上鋪的床板直接將他壓在地上,龍門架就重重砸在離他不到一米的地上。在80噸重的龍門架面前,由活動板房改成的宿舍顯得太過脆弱,僅是一瞬間便成為一堆廢墟。

  楊國清所在的宿舍在一樓,共住了6人,兒子小楊(化名)就睡在他對面。事發時,宿舍裡只有4人,兩名工友因外出而逃過一劫,而睡在他臨鋪的老白在這場災難中未能幸免。老白是工頭從其他地方招來的“老手”,楊國清與他相識還不到7天,宿舍裡的工友們不知道他的全名,只是叫他“老白”。

  楊國清睡在下鋪,上鋪因為沒人住,他把從老家帶來一床厚棉絮放在了上面,“龍門架倒下來的時候,如果不是這床棉絮,估計我就出不來了”。楊國清告訴澎湃新聞,他被壓住後難以動彈,因為在床板和房頂之間夾著一床棉絮,兒子和另一名工友將壓在身上的床板往上抬出一點縫隙。隨後,他花了半個小時,自己爬了出來。

  “老白被壓在了龍門架下面,我往外爬時,他不停喊著救命,喊著喊著就沒有聲音了。”在麻湧醫院的病床上,楊國清回憶這一幕時,語音哽咽。


  楊國清今年54歲,是湖南常德人,一個星期前,他帶著兒子和幾個老鄉一起來這裡務工,與工頭談妥的價格是學徒期間160元一天,等轉正後,工資按量計,綁扎一噸鋼筋可獲250元。按計劃,他本應在後天正式開工。

  



  4月13日下午16時許,麻湧醫院的病房內,幸存者們驚魂未定,默不作聲。


  “親眼看見龍門架朝我倒下”

  陳翠會一家四口就住在楊國清的宿舍對面,因為要給工人們准備早餐,不到5時,陳翠會已經開始在廚房燒水煮飯了。她說,“我大概是唯一看見龍門架倒下來的幸存者了”。

  她向澎湃新聞介紹,龍門架倒下時,她正准備到屋外收衣服,一個炸雷突然落在了不遠處,來不及反應,巨大的龍門架就朝著她的方向倒了下來,直接將面前的兩棟宿舍壓成一片廢墟,廢墟騰起的灰塵很快被大雨澆蓋,“太快了,我的腿都軟了,直接倒在地上”。

  隨後,陳翠會開始大喊“救命”,通知左右鄰居。更讓她著急的是,事發當晚,11歲的兒子吵著要和叔叔一起睡的,就在被龍門架壓垮的宿舍樓裡。最終,在工友們的幫助下,她的兒子被成功救出。

  目前,麻湧鎮政府及事發企業已成立善後處理小組,抽調專門人員做好善後處置工作,對傷亡人員家屬進行一對一溝通安撫。事發企業已劃撥善後處理專款2000萬,盡最大努力保證人員救治,幫助解決困難問題。

  

  4月13日下午4時許,幸存者陳翠會躺在病床上,坐在一旁的是她4歲的小女兒。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