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 政府派錢別放棄 加拿大RESP全攻略

(加西網綜合)加拿大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提前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准備,減輕財務壓力而特別規定了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而加拿大注冊教育儲蓄計劃(Registered Education Saving Plan,簡稱 RESP)就是其中一項特別優惠政策。但據最新調查顯示,加拿大有過半的家長並未開設RESP教育基金,這也意味著家長們沒有充分利用聯邦政府在教育上的資助,以下是加西網整理加拿大RESP全玫略,政府派錢,各位家長千萬別放棄了!
RESP是加拿大政府為了鼓勵人們提前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准備,而特別規定了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根據一份道明信托銀行(TD)最新的調查顯示∶53%的家長未為自己的孩子開設“注冊教育儲蓄計劃”(RESP)基金,這也意味很多家長並未好好利用聯邦政府在教育上的資助。
RESP優惠政策 (Benefits)
投資RESP,可以得到政府對RESP兩個方面的優惠,即:儲蓄補貼,利息與政府補貼延稅。
儲蓄補貼:加拿大政府RESP政策,家長在RESP帳戶上每投入1元,政府就補貼0.2元。每年政府可為每個RESP帳戶最高補貼500元,最終可以從政府拿到最高7200元的補助。最新RESP優惠政策是從2015年1月起,每個孩童每月可以領取的全民幼兒福利金(Universal Child Care Benefit)從原有的100元增加到160元,意味毒害家長每年最多可獲得720元。
RESP延稅增值
同時,政府允許注冊教育儲蓄基金的利息及其政府補貼利息免稅增值,而允許其一直在計劃內滾利增值,直至取出時按當年收入納稅。並且在取出時,本金和政府補貼不需再納稅,贏利增值則允許在就讀子女方納稅。

RESP投資方式 (Account)
注冊教育儲蓄計劃按管理方式和投資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自管式、Diploma、和托管式三大類。自管式由銀行和投資公司提供;Diploma由加拿大第四大保險公司Industrial Alliance (國聯)提供;托管式由USC、CST等教育儲蓄機構提供。以下是約克論壇對RESP自管式、Diploma、托管式RESP這三者主要特征的比較。

作為一項投資工具,RESP以上三種投資方式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有專家認為自管方式稍穩妥而且簡單,在自己所在的銀行開辟RESP賬戶,可以選擇時間比較長的定存,以債券為主的基金,或者與SP500指數相關的基金。

加西論壇上也經常有網友就此求助,希望有經驗的人士對購買教育基金給出建議。由於市場上教育基金產品眾多,每個投資者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對這一類的求助很難一言概之。為此,本網也曾輯錄網友意見,整理成3篇系列報道,供大家參考。
系列報道之一:RESP選擇多差異大 簽約前務必做足功課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尊師重教的傳統沿襲五千年,已經深深融入華夏同胞的血液中,即使我們飄洋過海,移居萬裡之遙的加拿大,同樣的價值觀依然牢牢地根植於我們的生活中。作為佐證之一,對於加拿大政府推出的“注冊教育儲蓄計劃”(Registered Education Savings Plans ,通稱“教育基金”),華人移民的關注度和購買率都非常高。
幾乎可以說,華人移民中,不知教育基金為何物、不購買教育基金的人,也許是鳳毛麟角。無論你是新移民還是老移民,只要有孩子的家長朋友聚到一起,教育基金的話題總是被一再提起:“您給孩子買教育基金了沒有?”、“你覺得我應不應該買教育基金?”、“您買的是哪家的教育基金”、“如果要買,你覺得在哪裡買比較合適?”等等。
RESP受華裔家長追捧
為孩子儲蓄未來,是家長們的共識。低收入人士,也許會抱著“就把牛奶金給孩子預存學費”的打算,勒緊褲帶也會購買;中等或較高收入的家庭,自然也不吝嗇為孩子的未來投資。加上華人移民的孩子,普遍升入專上學院或大學的比例也很高。因此,教育基金被華人移民追捧,自然毫不奇怪。
不過,由於加拿大金融投資市場相當復雜,普通移民多缺乏對本地金融市場的了解,且由於語言所限或欠缺專業知識,因此,面對教育基金市場上眾多代理機構,常常顯得無所適從。自管式(開放式)教育基金、家庭助學信托基金、互助性助學信托基金(團體計劃)等等,光是這些復雜的名詞就足以讓家長們感覺到“亂花漸入迷人眼”,更遑論做出適合自己需求的選擇。因此,往往是哪家銷售人員推銷的藝術高明,或者聽了某個朋友的介紹,就稀裡糊塗地購買了教育基金,至於購買合同上那些長篇大論的英文條款,自然就懶得理會了。
透過銀行購買的開放式教育基金,由於其架構清晰,管理費用透明,且投資者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投資計劃,因此對於此類途徑購買的教育基金計劃,目前消費者比較認可。消費者普遍抱怨和持批評態度的是團體計劃。甚至有家長激憤地稱之為“騙人”,提醒後來者“小心上當”。
團體計劃投訴多
針對團體計劃,批評者最感不滿的是它的退出機制極不合理。由於團體計劃大多收取費用不菲的入門費,包括注冊費、管理費、行政費——通常高達4、5000元,一旦投資者中途停止供款,此費用將被全額扣除。此外,一旦簽約團體計劃,投資者必須在最長達18年的期間內,持續供款,不可以任何理由譬如失業、生病、家庭變故等停止供款,否則一經購買的教育僅僅的所有投資收益都將損失掉,還可能需要支付相當數額的罰金。
更有甚者,目前市場上的團體計劃銷售人員素質,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部分推銷者向消費者提供了不實信息,包括片面強調投資收益率(以較高的年收益率為基准計算整個投資期收益)、隱瞞投資風險等等,導致投資者對於團體計劃的特點,尤其這種退出限制了解不足,而僅僅出於“跟風”心理,或者屈從於銷售人員員的壓力,貿然簽訂合同。而一旦投資者從其它途徑了解到團體計劃和開放式自管計劃的區別,希望重新選擇時,才發現自己無法退出,否則損失慘重。
此類現象在新移民中尤其突出。調查顯示,由於新移民來加時間不長,對教育基金的各類購買渠道了解不足,他們也正是不少團體計劃銷售人員重點“瞄准”和“攻克”的對象,因此新移民在並未充分了解團體計劃特點的情形下,簽約團體計劃的比例最高,而相應的,稍後的抱怨與投訴也最為激烈。

不上大學 加國RESP儲蓄該怎樣處理?
當子女完成12班高中後,可能會因為不同原因而選擇不升讀專上學院,那麼,RESP儲蓄怎樣處理? 加拿大號角報就建議家長用以下方法處理RESP戶口內的儲蓄:
1.若不升讀專上學院的決定只是暫時性,家長可以繼續保持戶口,直至開戶後35年(以向政府注冊的第一個RESP戶口之日子計算),戶口內的投資收入及增長,可以繼續享有延稅優惠。在此期間若子女選擇升學,他便可以使用戶口內的儲蓄,用作應付與升學相關的開支。
2. 你可以選擇提名新的受益人。在個人計劃中(individual plan),新受益人如非塬本受益人的兄弟姊妹,且未年滿21歲的話,戶口內所有由政府提供的補助金額(CESG),必須全部煺還給政府。在家庭計劃中 (family plan),新受益人必須與供款人有血緣關系,或為供款人所領養。在此情形下,塬本受益人已領取的補助金,將納入新受益人的名下;但新受益人合共領取的補助金,不能多於個人終身$7,200的補助金上限,多出的補助金也必須煺回給政府。
3. 供款人可以免稅提取本金,但從政府向該供款提供的補助金,則須煺還給政府。
4. 供款人亦可在符合條件下(包括戶口已開設10年或以上,受益人年滿21歲而又不繼續升讀專上學院),提取戶口內的投資收入及增長,但提款必須以供款人的個人邊際稅率應稅,此外還需加上相等於提款額20%的罰款。
5. 假如受益人為傷殘人士,供款人可將RESP戶口內的投資收入及增長,以延稅方式轉入為受益人開設的RDSP注冊殘障儲蓄戶口內,無須為款項繳交任何罰款。
無須急於提款或轉至他戶
在現今社會,大部份人都認定,大專教育是讓孩子有所成就,以及令將來得到保障的最基本要求,所以當孩子因為某些原因決定不升讀大專學院時,家長都會為他們感到焦急和擔心。當家長的,最好先聆聽了解子女不繼續升學的塬因,從旁引導他們作出適當的選擇;與此同時,繼續保持RESP戶口,無須急於提款或將儲蓄轉至其他戶口,到將來孩子可能重新決定升學時,便可使用戶口儲蓄支持支出;如果仍維持不升學的決定,便可用以上的方式提取儲蓄及結束戶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