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理財] 追蹤比特幣鐵粉:歷經3次暴漲暴跌
李鈞說:“之後,比特幣的數量將不再增加,‘礦工’的收益將由轉賬手續費支 付。”截至2013年9月2日,已被開發出來的比特幣總量為1164萬個,考慮到早期的“礦工”沒有意識到比特幣的價值而造成的一些丟失,預計現在的比特 幣總量在600萬-800萬個。例如,在早期,一位英國工程師在喝咖啡時,不小心將咖啡撒在了電腦硬盤上,他順手將電腦報廢處理了,卻忘記電腦裡還保存著 7000個比特幣。
誰是“神魚”:
最有信譽的“礦主”
即使關閉礦池,仍有不少“礦工”遲遲不願離去,季先生說:“我在很多礦池‘挖礦’,‘神魚’是最有信譽的礦主。和他做交易很放心。在比特幣的世界裡,彼此的信任是基礎。”
毛世行,壹比特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知道他的普通人寥寥無幾。但是,如果報上他的網絡ID——神魚BTCer(簡稱“神魚”),比特幣的愛好者幾乎無人不知。他是中國最早關注和參與比特幣實踐的人。
“2011年,我開始接觸比特幣,當時,我還在學校讀書。”現實世界裡的“神魚”身材瘦弱,在一群技術宅男中,他長相普通,不容易被人記住,但是身邊總圍繞著一群瘋狂的擁躉。
在接到記者遞上的名片後,這位“90後”網絡紅人推了推眼鏡,禮貌地遞回了一張自己的名片。對於名片上的名字,他似乎有些生疏;而名片上的職務,他也還在不斷適應中。不過,對於互聯網上的身份,他顯得駕輕就熟。
“神 魚”算得上中國最早的一批“礦工”,他經歷過個人電腦“挖礦”的日子。當被問及為什麼對“挖礦”情有獨鍾時,“神魚”告訴記者:“我在大學主修的是密碼 學,中本聰最早也是在一個隱秘密碼學討論小組中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礦工’爭奪記賬權的辦法其實就是大家玩一個叫作哈希的密碼游戲。所以,對於比特幣, 我從開始就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以至於到了後期,他幹脆休學,全身心投入到比特幣的實踐——礦機的研發和礦池的運營。
礦機的目的是針對挖礦算法進行硬件設計和優化,早期的礦機側重於多個顯卡的支持,隨著競爭的加劇,專用的挖礦芯片誕生,礦機的爭奪深入計算機芯片設計與制造層面。
在李鈞看來,中國由於擁有豐富的硬件產業鏈經驗,在比特幣“挖礦機”的研發和生產上具有天然優勢。憑借技術和資金,中國輕松地占據了先發優勢。目前,全球知名的“挖礦機”生產商有南瓜張阿瓦隆、烤貓、蝴蝶礦機等,神魚品牌也在其列。
2013 年初,“神魚”發起了Bitfish V1 ASIC礦機生產項目。他通過QQ群發了幾個消息,短短一個晚上就籌集了3000比特幣,並訂購出去了3萬個芯片。拿到樣片的“神魚”在2013年6月 29日在上海的深度比特幣沙龍現場,演示了第一台研制成功的4模組Beehive(蜂巢式)礦機樣機。
“神魚”能夠完成這樣一次“一呼百應”的創舉,關鍵在於他在“礦工”領域的好口碑。事實上,“神魚”擁有中國最大的礦池(F2Pool),擁有3萬個“礦工”,進行“挖礦”、支付、交易等多個比特幣實踐。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