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SP] 值得細思量:RRSP究竟要不要買?

3月1日是今年購買RRSP(注冊退休儲蓄計劃)的最後截止日期。因此,2月份裡,民眾需要為自己這一財務大事拿定主意。然而,RRSP究竟要不要買,買多少金額?買什麼金融產品?諸如此類的困惑總是讓人們頗感頭疼。以下綜合一些相關意見和建議,僅供參考。
要不要購買RRSP?
什麼人投資RRSP比較劃算?有行內專業人士認為,今年TFSA(免稅儲蓄戶頭)供款額度從5000元提高至5500元,如果邊際稅率不高、加上預算不多,較低收入的人可先考慮TFSA,因為供款到RRSP後,之後從RRSP領錢出來得先付一項預扣稅(withholding tax), 拿出來的錢還須納入該年度的總收入,一年如果領出來太多,還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老年福利。
如果邊際稅率不高、預算也足夠,則可考慮RRSP與TFSA兩項一起投資;而如果收入高的人士、加上家庭開銷大,RRSP是極佳的省稅工具,以43.7%的稅率為例,每為RRSP供100元,可以節省43.7元的所得稅。
夫妻兩人如果收入相差較大,建議考慮購買“配偶退休儲蓄計劃”(Spousal RRSP),高收入的一方把RRSP一部分放在自己名下,一部分放在低收入配偶的名下,以後退休後從RRSP提領時,收入分別算在兩方上,每個人的邊際稅率就可避免沖得太高。 要說明的是,高收入者為配偶供款RRSP時,不會影響配偶的額度,只會用掉自身的額度,就算配偶的購買額度已滿,仍可接受高收入者一方的供款。另外,供款在收入較低的配偶RRSP帳戶中必須存滿3年,領出時才會以低收入配偶的邊際稅率計稅,如果不足3年,仍會按照高收入一方的邊際稅率上稅。
買多少RRSP?
往RRSP賬戶裡買多少金額呢?基本的認識是,RRSP的投資跟每個人的邊際稅率(marginal tax rates)有很大的關系,因為RRSP的供款可用以扣減當年的收入,然後再以扣減後的收入來上稅,由於稅率是采階梯式征收,因此RRSP的每塊錢產生的節稅效果可能不同。比方來說,購買1萬元的RRSP,其中5000元可能是抵消在43.7%的稅率,另外5000元卻是抵消38%左右的稅率,意味省下的稅因不同“稅階”(tax bracket)而異。
此外,如果今年的RRSP額度未用完,可以無限期留到往後的年度來使用,換句話說,當邊際稅率低的時候,如把額度留到往後的年度,往後如果工作升遷、或換了一份高薪工作,那麼購買RRSP節省的稅也較多。每年RRSP的剩余額度顯示在國稅局寄來的個人所得稅單(Income Tax assessments)。2012年的最高購買金額為2萬2970元。
買RRSP選擇什麼投資項目 ?
民眾在銀行裡買RRSP,最常見的是兩種選擇,一是買進銀行的互惠基金(Mutual Fund),多投資在與股市相關的產品,由於表現呈現波動、時漲時跌,RRSP會有一定的風險。另一種是把RRSP 放在擔保投資存款賬戶(GIC)裡,即是定存,利息回報是固定保險的,但收益率很低。 以加拿大宏利銀行(Manulife Bank)一年期的GIC利率為例,目前只有1.4%,有些銀行的GIC利率更低,導致GIC的收益遠比不上物價波動,意味著RRSP投資在GIC裡,有貶值風險。
目前市場上,除了股市相關的互惠基金及GIC以外,還有一種“自管注冊退休儲蓄計畫”(“Self-Directed RRSP)。這種計劃能夠給RRSP顧客帶來一種非常具體的走向,投資者可以具體地選擇RRSP究竟投資在哪一項產品;比方說在 “elf-Directed RRSP”種類當中,有一種名為固定收益債卷(Fixed income bond)的產品,特點是收益率固定,投資周期固定,周期結束後償換本金,安全性及穩健型較高,同時顧客有能力去識別、判斷未來自己RRSP的增長能力。另外,Self-Directed RRSP的透明度較高,民眾可自主了解報酬率及投資風險。
專業理財顧問告誡說,RRSP的節稅功能只是一個方面,大家一定不要忽視RRSP的投資增值功能。選擇RRSP投資種類,最關鍵的要點在於買完的RRSP做什麼?民眾在投資RRSP時,一定要有能力去識別RRSP放在那一種基金裡?而這種基金究竟如何成長?是不是能夠保障RRSP有比較高的增值?
宜尋找專業理財顧問
無論是單身貴族、成家立業、或是沒有小孩的夫妻族,無論年紀,都應該找一位自身最能信賴的理財顧問,把最真實的財務狀況告知,由理財顧問幫忙做理財規畫。RRSP的投資、人人因情況而異,由理財專家量身打造一個最適切的投資方向,更讓RRSP延稅成長。而且,應該在收到國稅局(CRA)的所得稅單後,就開始規畫下一年度要怎麼利用RRSP的額度。通常的情況是,購買RRSP截止日期前,人們才擠到銀行,排隊約見理財顧問詢問購買相關事宜,但這時理財顧問都忙得不可開交,不一定有充足的時間仔細了解投資人的財務狀況,因此及早規畫才是上策。
至於臨近65歲的欲退休人士,則應盡早在65歲前開始規畫如何提早提領RRSP、才不影響未來的老人福利;老人福利包跨如“老人金”(OAS )及“障收入津貼”(GIS)。因為老人福利的領取資格或領取比例藉由總年收入而論,譬如每年還有領取退休金(pension)、房租收入、或有投資還會有派息。因此,在65歲前,更應及早與理財專家探討不同的RRSP提領策略,節稅生財。
不少民眾有心無行動
豐業銀行(Socitiabank)的年度投資調查發現,盡管65%受訪者期望退休時能夠利用注冊退休儲蓄計畫(RRSP)的存款度日子,但當中一半人表示不會在計劃內存款。早前已有調查指三分一國民把退休年齡推遲,三分二擔心退休後沒有足夠金錢過活。
豐業銀行的高級理財顧問高雲妮(Winnie Go)形容,既想依賴RRSP,又不願意儲蓄,這實在很矛盾。 她指出,明顯的是很多人都要拿取政府福利,然而這些福利根本不能讓人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方式。
此外調查又發現,國民都會設法存錢,但通常都很快花掉,例如度假旅行或裝修房子之類,高雲妮覺得這並不壞。但她認為最好是定下計劃,包括長期及短期儲蓄目標,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現金流。
調查還指出加國國民過去五年平均儲蓄2萬4469元,較2011年的同樣調查的3萬1824元為少。
另外,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最新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卑詩省只有六成省民表示今年會購買RRSP,較去年減少3個百分點。卑詩省購買RRSP的百分率,在全國各省份中,亦由去年的第2高,下跌至今年的第5名位置,低於大草原省份的65%,以及安省的63%。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