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 合理規劃RESP 為孩子預存大學學費
有關院校方面,政府認可的院校是包括海外學校的。也就是說,孩子要到美國或其他國家留學時,該筆資金也可作數。而另一大較為「寬鬆」之處是:只要孩子在所認可的專上院校修讀連續13周以上的課程,都可以被視為「上大學」,並不需要上滿三年或四年。
而在個人投資方面,相對的優勢就是靈活,由自己作主,並省卻基金管理費。
劉永強表示,他的客戶中選擇個人投資的越來越多。一來是個人投資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購買相關理財產品,對投資熟悉的人而言比較靈活;二來個人投資在退出或轉換機構時比較自主,不會受太多條約的限制。
他強調,個人投資很重要的一個好處在於可以斷期續存。比如,當家長供款三、四年後,因受其他投資項目(例如買房等)的影響,無法繼續供下去,這時候可以先停止存款,等到有充足資金時再補上,並不會影響到政府補貼。但團體計畫因為要照顧到團體投資的需要,一般會硬性要求供款家長每年往帳戶中存一定數額的錢,因此缺乏彈性。
劉永強解釋,老一輩的父母多偏向選擇低風險的保守方式,但新一代年輕父母隨著理財意識和知識的增加、對投資理解度和掌握度有所提高,加上從團體投資計畫退出時遇到阻礙的桉例增加,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把握主動權,選擇個人投資型。就連政府也意識到民眾自行操作意識增強,因此從2007年起,改變過去每年存款設上限(如每年供款不能超過4000元)的做法,只對終身存款設上限(5萬元)。
當然,個人投資型也有不利之處,這種「自負盈虧」的方式也使得投資風險增加。劉永強表示,一般客戶在選擇投資方式前,理財師都會對其作出風險評估,根據家庭綜合財力情況確定個人承受能力並規畫一個最佳投資方桉。
●中途解約 怎麼辦?
如果孩子將來沒上大學,RESP帳戶內的錢怎麽辦?
資深理財顧問劉永強一般會建議客戶選擇「家庭計畫帳戶」,在這個帳戶下,如果「老大」沒有上大學,則帳戶中的錢可以轉給「老二」。假如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可以將供款的本金全部提出而不需申報所得稅,但政府補貼部分要全數歸還。投資增長部分,如果注冊退休儲蓄計畫(RRSP)中還有供款空間,可以將錢轉入該帳戶用以延稅。若還有剩餘,則需申報所得稅,此外再付20%的罰款。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