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CEO亲述:高管集体空降中国 狂拆100辆车偷师
第三是需要美国有政府政策(we need to have goverment policy)确保产业自主,比如需要建立电池原材料制造能力,但是在美国要开采一个矿产可能需要20年的时间进行审批,因此要在美国或者友好国家建立这种原材料供应能力。
第四是针对中国有美国需要的技术(IP知识产权),美国需要认识到这点并且向中国学习,和中国合作,毕竟中国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持续投资了20年,他举例说比亚迪不是最近5年才开始投资做电动汽车,而是已经持续20年了。
11:吉姆法利对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表示担忧,认为美国社会对制造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尊重)
吉姆提到美国以前有大约20家低压铸造厂,但是现在只剩下2家了,所以他担心如果有一家被资本收购了,然后因为追求盈利控制现金流投入,导致品质下降倒闭之类的,那么福特就只能依靠唯一一家了。
那到时候福特要不要搞垂直整合,也就是自己做低压铸造呢,这就是垂直整合和资本效率之间的矛盾。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会导致福特这样的企业可能不得不投入资本去自己制造更多东西,其实这就和华为前几年的情况类似,关键部件被美国断供了,华为也就不得不自己投入资本去想办法制造已经成熟的关键零部件,但这其实并不是资本效率最优的办法。
最后主持人问吉姆法利有什么总结,
他说:我们(美国)是否需要制造业工厂,当然需要,那我们应该更好的对待它(制造业),给予制造业应有的尊重,而现在这是美国缺乏的。
we better treat it with the respect it deserves which we havn't.
我简单说些感想,不多,就是两个。
总是不时看到有的人说电动汽车没什么技术,还贴出百年前的装了电池的汽车照片,言外之意是中国电动汽车这么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啥技术含量。
但其实从福特CEO的访谈也能看出来,电动汽车存在着至少三个很难的技术:
其一是智能座舱,也就是通过语音对话来控制车里的设备,同时还能感知驾驶员位置,以及实现手机和车机的连接,这些都是需要很强的软件,网络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
其二是电池技术,访谈就提到了LFP(磷酸铁锂)技术大部分掌握在中国公司的手里。实际上未来如果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突破,将又是重大的进步。
其三是自动驾驶技术,这个也非常难,按照吉姆法利的说法,整个美国也只有特斯拉和waymo两家有能力搞城区自动驾驶,福特都只能搞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而以上三项技术的更底层则是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电池原材料等技术,总体都是很复杂的。
所以说中国公司能在电动汽车上领先,是很了不起的。
另外一个感想是没想到中国汽车产能会这么大(如果吉姆法利说的数据是真实的话),那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内卷问题就值得我们注意了,毕竟发展的目的是要做大蛋糕然后分蛋糕,不是把市场越做越小。
尤其是如果卖到国外的国产汽车也大打价格战,那就成了中国工人拿着底薪,996的长时间拼命干活,为外国人提供廉价服务了。
解决的办法肯定有,比如提高最低工资,确保更多的劳动成果分配到工人手里,老实说我觉得过去十年国内最低工资的提升是真的慢了点。
其实吉姆法利在这个访谈里面就多次谈到了福特作为企业对美国的社会责任,不管他是不是在做营销,但是当他说起当年的“ 福特是美国第一家给工人每天5美元工资的公司,因为理念是工人有了钱才能够消费得起自家的产品,可以成为福特的客户。”
老实说这种理念是值得国内车企学习的,更深一层说,如果哪天中国人靠蓝领工作也能日子过的体面,收入水平不错,劳动时间不长,那就真的是彻底打破内卷了,因为不用卷学历也有不错的出路,再也不用逼着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卷学习了。
毕竟从最终消费商品的维度看,汽车产业是规模最大的工业了,人们购买一辆汽车,实际上是购买了石化工业(轮胎,塑料),玻璃,钢铁,电子,软件,半导体等各种工业品的集合,没有其他工业的规模比它更大,2024年它占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10.3%,以至于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往往都会把汽车拿出来单列计算增速。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