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诈骗近亿元,她花6000余万打赏主播...
2023年,郑州市中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查明2009年至2022年间,席薇虚构理财产品,私刻公章,以“保本保息、收益高”等为由,先后收取31名客户1.6亿余元的理财本金,截至案发尚有9000余万未返还,其中6000余万被席薇用于直播打赏。最终,席薇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直播平台及主播被刑事追缴,要求退还赃款。
近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围绕该案引发的民事赔偿诉讼及刑事追缴的执行异议仍在进行中。有受害人将席薇供职的纬二路支行的上级分行起诉至法院,要求该行承担赔偿责任。另一边,卷入该案的映客直播平台,也发起了执行异议,认为法院不该对平台进行刑事追缴。

▲席薇曾供职的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如今已成为农产品展销中心一部分。其在13年间虚构理财产品,诈骗客户9000余万元。新京报记者 程亚龙 摄
━━━━━
虚构理财产品诈骗31名客户9000余万
朱先生及其妻子,在席薇诈骗案中,损失了855万元理财本金。
6月25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朱先生称,此前,他通过涉事的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的一位副行长进行理财投资,这位副行长病退前,告诉他说,“理财业务以后由席薇对接”。
2021年,朱先生在该支行购买的一笔10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妻子频繁接到席薇的电话和短信,向他们推荐新的理财产品。
“说是银行内部的理财产品,能保本保息、收益还高。”原本打算将钱转至其他银行的朱先生被说动了,最终,他的妻子在该支行的营业大厅,签订了一年期的理财协议书,并将855万元本金,转到了席薇指定的账户。
朱先生介绍,因为理财协议书盖有银行公章,业务办理时也是在银行内,他们之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到理财到期而钱退不回来,才发现席薇已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立案调查。
最初发现席薇诈骗并报案的,是投入400万元本金理财的张先生,他也是因为理财到期后,钱迟迟拿不到,才发现问题。
据判决书披露的信息,张先生发现席薇伪造理财产品协议书实施诈骗后,于2022年4月21日,驾车带席薇到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报案,公安机关对席薇讯问时,席薇只供述了诈骗张先生的事实。报案之前,席薇还曾威胁张先生,如果报警,一分钱也拿不到。
在席薇的住处,警方搜到伪造的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的业务专用章和大量理财产品协议书,这起持续了13年,诈骗金额近亿元的案件,才逐渐浮出水面。
据郑州市检察院指控,2009年6月至2022年6月,席薇利用担任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客户经理的身份,以“内部理财产品、保本保息、收益高、安全稳定”等为由骗取31名被害人的信任,出具虚假的理财产品协议书,骗取资金9448.215万元。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席薇于2004年入职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任客户经理,2009年开始实施诈骗时,仅28岁。据席薇供述,她为了过得好一些,产生了将客户理财资金占为己有的想法。
事发后,银行方面作出的查证情况说明显示,席薇向受害客户提供的理财产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产品不存在,二是产品虽然存在,但与银行存在产品名称不匹配,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时间在席薇与客户签订协议前早已结束。
据警方查证,31名受害人被席薇以购买理财产品为由诈骗,分别投入41万至1341万不等的资金,共计1.6亿余元。截至案发前,部分受害人收回一定数额的本金及利息,尚有9000余万元未收回。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