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中国游客被法国官方点名"重点照顾"了… | 温哥华财税中心


中国游客被法国官方点名"重点照顾"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家人们,还记得去年奥运会时的巴黎吗?人人堵在香街拍圣火,加油声此起彼伏,连铁塔都是全球直播的背景板。转眼来到2025,这个夏天的巴黎依旧热闹,因为奥运会留下的浓厚“回忆滤镜”,将为法国迎来后奥运时代的旅游高峰期。

根据法国旅游部和法国旅游发展署(Atout France)的统计,今年夏天外国游客对法国的兴趣持续升温,2025年6月至8月间,预计国际航班入境法国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7%,其中巴黎尤甚——不少人表示,自己来巴黎旅游的动因,就是“回味奥运气氛”。

只不过巴黎今年的焦点,已经从运动员变成了……你。


没错,中国游客正成为这个夏天巴黎街头最受关注的“顶流”。

不仅被法国官方冠上了“高贡献游客”的称号,还被专门出了一本厚厚的“服务手册”,从吃喝住行到买买买,巴黎人正一页页地学怎么对你好一点、再好一点。

这话可不是乱说,最近,巴黎工商会(CCI)和巴黎大区投资促进局(Choose Paris Region)发布了2025年最新版的(《Do You Speak Touriste?》

此册子一出,法国商家们立刻集体背起小词典,练起中文“您好”,研究支付宝微信怎么接入店里的POS机。

因为这份官方旅游指南明确指出,今年的重点客户群体是:

美国游客,平均每日消费375欧/人

阿联酋游客,平均每日消费450欧/人

中国游客,平均每日消费445欧/人

对,就是你。

比起预算紧张的欧洲背包客,或者拍拍照就走的旅行团,咱们中国游客不仅愿意花钱,还愿意多花点钱体验点高级感和文化味。

所以法国人一合计,决定今年旅游旺季的关键词就是四个字:好好招待。

在这本指南里,法国中国游客的“人物小传”是这么写的:

* 文化控:85%的中国游客会进博物馆、宫殿和文化遗址,不只是拍照打卡,而是真的想听讲解。


* 美食爱好者:38%会去品尝法式美食,愿意预约、排队,尝试米其林,只要菜好吃。

* 买得讲究:54%会购物,但目标不只是大牌,更在意品质、性价比和服务体验。

简而言之,中国游客想得很明白:不是非要花很多钱,但必须花得值得,真正体验“法式生活”。

相比之下,美国游客更重视“性价比”和服务效率;阿联酋游客追求“极致舒适”与“服务定制”;中国游客则介于两者之间——既追求文化深度,又愿意为优质体验买单,但对价格依然敏感、对服务要求更精细。

为此,巴黎努力做起了“功课”,并做出了改变。

比如,百货商场和奢侈品牌店陆续更新支付系统,确保主流中国支付方式能用;酒店、博物馆甚至部分地铁站,新增了中文标识和语音导览;


餐厅服务员学会了“这道菜有牛肉”的多语表达;导游会主动告诉你哪里可以退税、怎么避坑、怎么避人。

指南中明确写道:“中国游客愿意为好服务买单,但不接受被‘套路’或‘宰客’。”

所以法国人这回开始认真琢磨怎么“做得像样”。

这本服务指南还有个小彩蛋:法国人不是在学习怎么“讨好”,他们更像在研究怎么打造一套“让人愿意再来”的旅行系统。

像是推动预约制参观,减少景点排队时间;鼓励导游和酒店为高贡献游客提供“巴黎日常地图”——除了铁塔还有哪些街角值得走;

还推出了“沉浸式文化体验”:手工面包课、街区导览、私人艺术工作坊等;顺便推广小团游、深度游、定制游,满足你想“玩得慢”的愿望。

一句话:巴黎正在把服务做精、把欢迎做真。不仅仅是“欢迎来”,而是“欢迎留下来多看看”。

虽然2024年的奥运已经过去,但它带来的“世界目光”还没散。巴黎很清楚这一点,不能让奥运的热度只停留在朋友圈打卡里,要把这股势头,变成长期吸引力。

所以如果今年夏天你来,就会看到:

奥运象征性火炬依然立在巴黎市中心,Tuileries花园上方;景点周边、机场、百货店继续维持“国际接待”标准;各大商圈加大了多语言导购、多语种指引与线上服务整合的投入;城市整体在往“智慧旅游城市”靠拢,比如智能导航、预约制入场、热力图避人流等措施。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