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千金散尽还复来:巴菲特教给我们的.... | Finance


千金散尽还复来:巴菲特教给我们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了他内心笃信的财富观:身处财富分配高度畸形的社会,巨额财富理应回馈社会,而不应沦为个人的累赘。

巴菲特不仅以身作则捐出自己的财富,更积极号召富豪同行们加入慈善行列。2010年,他与好友比尔·盖茨夫妇共同发起了着名的“捐赠誓言(The Giving Pledge)”倡议,公开呼吁全球亿万富豪承诺将一半以上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这一倡议引发热烈响应。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位富豪加入其中。

通过“捐赠誓言”,巴菲特将慈善理念传播到全球:“我们储蓄不再只为了自己和家人”,而是为了更广大的社会福祉。在多年的股东信和采访中,他不止一次表达类似的观点。例如,他直言为富人减税、废除遗产税是“可怕的错误”,因为那将助长财富愈加集中,不利于社会公平。


在巴菲特的影响和引领下,慈善正从个人善举升华为(专题)一场时代风尚,越来越多的富裕家庭开始重新审视财富的终极意义。

截至2023年,巴菲特对盖茨基金会的累计捐赠已高达393亿美元。2021年,盖茨夫妇离婚之后,巴菲特选择辞去盖茨基金会受托人职务;2024年,他进一步明确表示:“盖茨基金会在我去世后将不会再获得任何捐赠”。这样的决定不是因为两人的关系破裂,而是巴菲特已经规划好了自己身后慈善事业的走向——他的慈善重心将完全由家族基金会体系来承接和延续。

2024年11月,巴菲特以一封万字股东公开信的形式,详尽披露了有生之年最完整的遗产捐赠计划,引发全球瞩目。在信中,他郑重重申:“我身后所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约占我总财富的99.5%)将由我的三个子女逐步分配,用于慈善。”与此同时,他也冷静地考虑到子女已年届花甲,慈善征程可能会超出他们的寿命。为此,巴菲特预先选定了三名比子女更年轻的慈善信托继任受托人作为“候补”,以确保捐赠承诺跨越代际地执行下去。

巴菲特对于巨额财富如何更有效地回馈社会,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实践。早在2000年,他就发起了每年一次的慈善午餐拍卖,竞拍者出资与他共进午餐,善款全部捐给旧金山(专题)的格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和无家可归者。从最初2.5万美元的午餐价码到2022年最后一届创纪录的1900万美元,这项持续了23年的创意慈善活动累计筹得善款逾5300万美元。


巴菲特想通过系统性的财富传承来造福社会,他将绝大部分财产注入家族慈善基金这一“蓄水池”,并设计了严谨的治理架构:任何一笔基金支出,必须由苏西、霍华德、彼得三位子女一致同意方能执行,这一规则被他称为“三子共决”机制。如此设计的初衷,一方面是帮助子女们拒绝各方无休止的捐款请求,另一方面是防止任何个人对基金的滥用,确保善款用于最正确的地方。正如他在信中解释的:“一致同意”条款可以让孩子们迅速而明确地回应外界的请求——“如果我的一个孩子不同意,这笔钱就不会捐”。这一设计既减轻了子女肩上的负担,也保障了慈善基金决策的稳健透明。

巴菲特相信,通过这样的制度安排,巨额财富将长久服务于公共利益,而家族后代也将在实践中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他们享受经济上的舒适,但并不专注于财富。”在这位慈善父亲的影响下,巴菲特的子女早已各自投身公益:长子霍华德致力于农业扶贫和粮食安全,次女苏西关注教育、妇女权益,小儿子彼得则在音乐与慈善领域融合发展。


在下一代践行慈善效果的问题上,巴菲特对三个孩子充满了信心:“2006年至2024年期间,我有机会观察每个孩子的行动,他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大规模慈善事业和人类行为的知识。”事实也证明,这些年在慈善基金管理上的耳濡目染,已让他的子女逐渐成长为合格的“慈善CEO们”。而在更长远的将来,即便后代不再直接参与,他指定的受托人团队也将接棒,确保基金按既定意志运作。

这样的安排,既避免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诅咒”,又开创了一种“财富传承+公益传承”相结合的新范式,为全球富豪阶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巴菲特也由此示范了自己所笃信的财富传承理念:真正的财富传承,不是将金山银山留给子孙,而是将慈善的理念和造福社会的责任传递下去。

穿越岁月的生活哲学

自1958年以来,巴菲特一直住在家乡一栋不起眼的普通房子里,从未换过豪宅。每天清晨,他习惯自己开车绕过街角,驶入老旧却温馨的伯克希尔总部,这是一个没有豪华招牌的简朴大楼。他仍像年轻时一样热爱工作,常说自己“每天都高高兴兴地踩着踢踏舞去上班”。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延伸阅读

    _RELATED_NEWS_MORE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Security Code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