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八卦] 新教皇登基了 選舉背後的八卦軼事
1800年,法國與奧地利為控制教皇人選明爭暗斗。奧地利王後瑪麗亞·盧伊莎公開支持自己人選路易吉·基亞拉蒙蒂,並最終成功將其扶上教皇寶座(庇護七世)。
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庇護七世後來拒絕為拿破侖加冕,象征教會拒絕屈服於世俗權力,也間接確立了教廷在現代政治中獨立的地位。
“黑馬中的黑馬”——1958年,約翰二十三世的驚人勝出
1958年,當時77歲的威尼斯主教安傑洛·羅南卡利幾乎不被媒體提及。但他卻在多輪投票中穩步上升,最終當選為教皇,取名約翰二十三世。
最初被認為是“過渡人選”的他,卻一反常態,在任內召開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推動語言現代化、宗教寬容、教義改革,被譽為“20世紀最進步的教皇之一”。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