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八卦] 每一次重看,都被它强烈的情感震撼到崩溃
翻译:Marc
校对:李秀丽
二战后期,美军轰炸机在日本各城市投放了大量凝固汽油弹,使城市变为一片火海。这些比易拉罐还长一点的炸弹,在落地前尾部都拖着长长的布条,看上去似乎很壮观。
炸弹落地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才会引爆,接着火焰便喷涌而出并迅速蔓延,以木质和纸质结构为主的日式民居根本无法抵抗这种袭击。
《萤火虫之墓》(1988)是一部动画电影,它讲述了两个来自港口城市神户,因炸弹轰炸而无家可归的孩子的故事。

哥哥清太是个少年,妹妹节子大约五岁。他们的父亲正在日本海军服役,母亲则不幸在轰炸中遇难;(镜头中)急救中心,清太跪在母亲的尸体旁边,她的身体已经被大面积烧毁。

他们的家、他们的邻居和学校都毁于大火中。姑妈曾一度收留他们,然而她的供给却极度苛刻。最终,清太找了一个可供两人居住的山洞。他竭尽全力地外出寻找食物并应付妹妹有关父母去向的追问。

影片最初的镜头就已经告诉我们,清太死于一个地铁站,所以我们很容易想到节子的命运;伴随着清太的旁白,故事开始倒叙。
观看《萤火虫之墓》是一次极其强烈的情感体验,它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动画这种电影形式。在开创初期,绝大多数的动画电影都是为儿童和家庭服务的「卡通片」。
后来的长片如《狮子王》、《幽灵公主》和《钢铁巨人》已然触及了更为严肃的主题,而《玩具总动员》系列以及经典作品《小鹿斑比》更是有能令观众感动落泪的片段。
但这些电影的主题都严格控制在一个保守安全的范围内:尽管催泪,却不可悲。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