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中的英特爾,正在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革
相關技術台積電也有在研發,但產品的量產進度明顯要晚於英特爾,這很可能會成為後者在“埃米時代”的競爭中的關鍵勝負手。
此外,基於Intel 18A,英特爾還開發了Intel 18A-P、Intel 18A-PT兩個衍生版本。前者的早期實驗晶圓,目前已經開始生產。後者通過Foveros Direct 3D先進封裝技術與頂層芯片連接,混合鍵合互連間距小於5微米,主要面向AI和HPC等高性能運算場景。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節點是Intel 14A,它可能會幫助英特爾在技術上反超台積電。
這個工藝制程采用第二代Ribbon FET架構,Powervia背部供電改為Power Direct直接觸點供電技術。英特爾方面表示,主要客戶已就Intel 14A工藝展開合作,並發放了相應PDK的早期版本。
在發布會現場,英特爾展示了首枚基於Intel 14A制程打造的晶圓。
值得一提的是,這將是首個啟用high-NA EUV光刻機生產的工藝節點,在業界目前也是獨一份的。
不過,在前不久舉辦的台積電北美技術研討會上,台積電方面表示,考慮到high-NA EUV光刻機昂貴的成本(單台3.5億美元),台積電不考慮引進,而是在原有的EUV光刻機上生產A14制程。
如果台積電能夠用舊設備上,達成A14制程的性能、密度、良率等目標,可能會對英特爾帶來難以忽視的成本壓力。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