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一夜之間 這國從避稅天堂淪為關稅靶心
避稅神器”,讓他們省下大把銀子!最著名的就是“雙重愛爾蘭”(Double Irish)結構。簡單來說,美國公司可以在愛爾蘭設立兩個子公司,一個負責實際業務,另一個持有知識產權。通過內部交易,利潤被轉移到後者,然後再轉到百慕達或開曼群島等零稅地。蘋果公司就是這一手法的“教科書案例”。《衛報》披露,2014年,蘋果通過愛爾蘭子公司將全球利潤轉移,實際稅率低至0.005%,節省了數百億美元稅款。谷歌、臉書、微軟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效仿蘋果,將歐洲總部設在都柏林的國際金融服務中心(IFSC)。
2016年,蘋果這個避稅手段被歐盟處以天價罰款,130億歐元(約140億美元)。消息一出,不僅蘋果、美國政府強烈抗議,連負責收這筆錢的愛爾蘭政府也表達不滿。為什麼?就是因為愛爾蘭政府看到了更大的一塊蛋糕。
2015年,愛爾蘭GDP突然增長26.3%,震驚全球,被經濟學家戲稱為“妖精經濟學”(Leprechaun Economics)。而愛爾蘭的GDP之所以飆升到“荒謬的高度”,正是因為這些跨國公司將巨額利潤記入愛爾蘭子公司,推高了經濟數據。這種模式讓愛爾蘭的經濟數據“虛胖”,但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高薪就業、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盈余。
愛爾蘭的成功不只靠低稅率,還有一系列“配套服務”。首先,它是英語國家,與美國文化相近,企業溝通無障礙。其次,作為歐盟成員,愛爾蘭提供進入4.5億消費者單一市場的門票,無內部關稅壁壘。第三,愛爾蘭大力投資教育,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愛爾蘭的年輕勞動力中,超過50%擁有大學學位,這對科技和制藥行業是巨大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的稅收政策極其靈活。它允許企業通過轉讓定價(Transfer Pricing)將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並提供知識產權稅收優惠。例如,制藥公司可以將專利注冊在愛爾蘭,通過內部交易將利潤留在當地。雖然這一協議後被歐盟裁定違法,蘋果被要求支付钜額補稅,但愛爾蘭的避稅天堂形象已深入人心。
根據愛爾蘭官方數據,2024年愛爾蘭貿易順差達到500億歐元,其中制藥和化學品出口占據半壁江山。美國公司如輝瑞、艾伯維、波士頓科學在愛爾蘭設廠,貢獻了11%的就業崗位和巨額稅收。愛爾蘭政府因此坐擁巨額財政盈余,2024年盈余達250億歐元,甚至設立了國家財富基金。

跨國制藥公司成為靶心 愛爾蘭政府左右為難
愛爾蘭經濟模式也招來不少國際麻煩。美國和歐盟指責愛爾蘭是“稅收黑洞”,搶走其它國家的稅收。2016年,美國參議院調查顯示,美國制藥公司在愛爾蘭的利潤遠超其實際業務規模,純粹是為了避稅。歐盟則多次批評愛爾蘭的稅收政策助長不公平競爭。愛爾蘭雖然否認自己是“避稅天堂”,強調稅制透明,但全球對其稅收模式的質疑從未停止。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曾經笑得有多歡,就可能帶來今天多難堪。
2024年2月,愛爾蘭對美國的出口額為42億歐元,今年2月則增加到驚人的130億歐元,增幅達到200%。這當然就不可避免的讓它上了川普的對等關稅清單。而愛爾蘭最大的出口產業是醫藥品。它是輝瑞和禮來等美國公司的主要制造中心。2024年,愛爾蘭對美國出口額達 730 億歐元,其中藥品和醫藥產品占 61%。
這終於讓它上了川普對等關稅的標靶。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征收20%關稅,對部分行業(如汽車)征收25%關稅,並明確點名制藥業。川普表示,美國“幾乎不生產藥物”,而愛爾蘭和中國是主要供應國。他揚言對愛爾蘭制藥出口單獨征收關稅,以迫使企業將生產線和利潤轉回美國。
這對愛爾蘭來說,不亞於敲了一記重棒。據《愛爾蘭時報》分析,制藥業占愛爾蘭對美出口的58%,2024年價值580億歐元。若加征25%關稅,可能導致180億歐元的貿易損失,對愛爾蘭經濟無異於一記重拳。美國的輝瑞公司在愛爾蘭的工廠雇傭了數千名員工,2024年出口額達200億歐元。若關稅生效,這些工廠可能面臨成本飆升,甚至裁員風險。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但是,低稅率只是愛爾蘭吸引力的冰山一角。跨國公司為什麼愛上愛爾蘭?因為這裡有“2016年,蘋果這個避稅手段被歐盟處以天價罰款,130億歐元(約140億美元)。消息一出,不僅蘋果、美國政府強烈抗議,連負責收這筆錢的愛爾蘭政府也表達不滿。為什麼?就是因為愛爾蘭政府看到了更大的一塊蛋糕。
2015年,愛爾蘭GDP突然增長26.3%,震驚全球,被經濟學家戲稱為“妖精經濟學”(Leprechaun Economics)。而愛爾蘭的GDP之所以飆升到“荒謬的高度”,正是因為這些跨國公司將巨額利潤記入愛爾蘭子公司,推高了經濟數據。這種模式讓愛爾蘭的經濟數據“虛胖”,但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高薪就業、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盈余。
愛爾蘭的成功不只靠低稅率,還有一系列“配套服務”。首先,它是英語國家,與美國文化相近,企業溝通無障礙。其次,作為歐盟成員,愛爾蘭提供進入4.5億消費者單一市場的門票,無內部關稅壁壘。第三,愛爾蘭大力投資教育,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愛爾蘭的年輕勞動力中,超過50%擁有大學學位,這對科技和制藥行業是巨大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的稅收政策極其靈活。它允許企業通過轉讓定價(Transfer Pricing)將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並提供知識產權稅收優惠。例如,制藥公司可以將專利注冊在愛爾蘭,通過內部交易將利潤留在當地。雖然這一協議後被歐盟裁定違法,蘋果被要求支付钜額補稅,但愛爾蘭的避稅天堂形象已深入人心。
根據愛爾蘭官方數據,2024年愛爾蘭貿易順差達到500億歐元,其中制藥和化學品出口占據半壁江山。美國公司如輝瑞、艾伯維、波士頓科學在愛爾蘭設廠,貢獻了11%的就業崗位和巨額稅收。愛爾蘭政府因此坐擁巨額財政盈余,2024年盈余達250億歐元,甚至設立了國家財富基金。

跨國制藥公司成為靶心 愛爾蘭政府左右為難
愛爾蘭經濟模式也招來不少國際麻煩。美國和歐盟指責愛爾蘭是“稅收黑洞”,搶走其它國家的稅收。2016年,美國參議院調查顯示,美國制藥公司在愛爾蘭的利潤遠超其實際業務規模,純粹是為了避稅。歐盟則多次批評愛爾蘭的稅收政策助長不公平競爭。愛爾蘭雖然否認自己是“避稅天堂”,強調稅制透明,但全球對其稅收模式的質疑從未停止。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曾經笑得有多歡,就可能帶來今天多難堪。
2024年2月,愛爾蘭對美國的出口額為42億歐元,今年2月則增加到驚人的130億歐元,增幅達到200%。這當然就不可避免的讓它上了川普的對等關稅清單。而愛爾蘭最大的出口產業是醫藥品。它是輝瑞和禮來等美國公司的主要制造中心。2024年,愛爾蘭對美國出口額達 730 億歐元,其中藥品和醫藥產品占 61%。
這終於讓它上了川普對等關稅的標靶。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征收20%關稅,對部分行業(如汽車)征收25%關稅,並明確點名制藥業。川普表示,美國“幾乎不生產藥物”,而愛爾蘭和中國是主要供應國。他揚言對愛爾蘭制藥出口單獨征收關稅,以迫使企業將生產線和利潤轉回美國。
這對愛爾蘭來說,不亞於敲了一記重棒。據《愛爾蘭時報》分析,制藥業占愛爾蘭對美出口的58%,2024年價值580億歐元。若加征25%關稅,可能導致180億歐元的貿易損失,對愛爾蘭經濟無異於一記重拳。美國的輝瑞公司在愛爾蘭的工廠雇傭了數千名員工,2024年出口額達200億歐元。若關稅生效,這些工廠可能面臨成本飆升,甚至裁員風險。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