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一夜之間 這國從避稅天堂淪為關稅靶心 | 溫哥華財稅中心


[關稅] 一夜之間 這國從避稅天堂淪為關稅靶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秦鵬評論分析文章:川普政府的關稅大戰席卷全球,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巨變——有的國家可能繁榮,有的卻可能一蹶不振。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個特殊的國家:愛爾蘭。看看它如何從全球避稅天堂,變成了川普新政的靶心。身為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的富裕小國,愛爾蘭的前景又會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吧!

翡翠島突然進入風暴中心 川普開玩笑也是警告


川普關稅大戰開啟後,很多人都喜歡說一句話“作為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朋友可能是致命的”,這句話據說來源於基辛格私下的一個談話,但是已經很難考證。

“好朋友”,這個詞,對於墨西哥、加拿大和歐洲來說,現在聽起來肯定是百般滋味。對歐洲小國愛爾蘭也是如此。

美國人眼裡,愛爾蘭這個國家,有三重含義:第一重是親切的故鄉,美國總統有近一半(22位)有愛爾蘭血統,據《NPR》報道,約3,100萬美國人有愛爾蘭血統,很多人會說:“我的根在愛爾蘭”!每年3月17日前後,包括紐約波士頓在內的很多地區,都會有聖派翠克節(Saint Patrick’s Day )游行,成千上萬的人穿著綠色服裝、戴綠色帽子,伴隨愛爾蘭風笛起舞,熱鬧非凡;第二重含義,是經濟奇跡,這個人口僅500萬的翡翠小島,人均GDP超過10萬美元,躋身世界最富裕國家之列;第三重含義,愛爾蘭是很多個人眼中的避稅天堂。

今年3月,這座小島被推上了風口浪尖。3月12日,愛爾蘭總理米歇爾·馬丁(Micheal Martin)到訪白宮,一方面,川普和副總統萬斯用綠色和三葉草向愛爾蘭致敬,另一方面,川普則笑咪咪地贊揚說“愛爾蘭人很聰明,是的,很聰明,你們奪走了我們的制藥公司和其他公司。通過征稅,適當地征稅,他們為公司進入愛爾蘭提供了非常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擁有500萬人口的美麗島嶼已經控制了整個美國制藥業。”

他還說“當制藥公司開始進軍愛爾蘭時,我會說:沒關系……但如果你想把任何東西賣到美國,我就會向你征收200%的關稅,讓你們永遠無法把任何東西賣到美國。你知道他們會怎麼做嗎?他們會留在這裡(美國)。”

這段話綿裡藏針。是贊揚,也是警告。

那麼,愛爾蘭,這個歐洲曾經的“窮親戚”,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世界“避稅天堂”,又是如何變成川普關稅戰的靶心的呢?今天,我們來細細講講這段充滿戲劇性的故事,帶你走進愛爾蘭的經濟奇跡與挑戰。



(資料照片)

愛爾蘭如何成避稅天堂:從大饑荒到“凱爾特之虎”

故事得從愛爾蘭人的苦日子說起。19世紀中葉,愛爾蘭遭遇大饑荒,數百萬人或餓死,或背井離鄉,人口從800萬銳減到400萬。20世紀初,愛爾蘭獨立後,經濟依然掙扎,靠農業和低端制造勉強維系。

到了1950年代,愛爾蘭政府終於醒悟了:我們沒有資源,沒有市場,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外看”! 1956年,他們推出了“出口利潤援助”計劃,中小企業出口產品不用繳稅。這就像撒下種子,吸引了第一波外資來設廠。

但當時,愛爾蘭的發展還是慢吞吞。 1980年代,經濟成長率只有2.4%,人均所得才7,400美元,貧窮率高達14%以上。 1988年,《經濟學人》甚至稱其為“歐洲乞丐”。

到了1990年代,愛爾蘭政府開始放大招了!他們把企業所得稅率定到12.5%,遠低於美國當時的35%和歐盟的平均28%。這下,就像點燃了一把吸金火炬,跨國公司蜂擁而至,開啟了“凱爾特之虎”的奇跡。從1995年到2005年,愛爾蘭GDP年均成長6%至7%,成為歐洲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但是,低稅率只是愛爾蘭吸引力的冰山一角。跨國公司為什麼愛上愛爾蘭?因為這裡有“避稅神器”,讓他們省下大把銀子!最著名的就是“雙重愛爾蘭”(Double Irish)結構。簡單來說,美國公司可以在愛爾蘭設立兩個子公司,一個負責實際業務,另一個持有知識產權。通過內部交易,利潤被轉移到後者,然後再轉到百慕達或開曼群島等零稅地。蘋果公司就是這一手法的“教科書案例”。《衛報》披露,2014年,蘋果通過愛爾蘭子公司將全球利潤轉移,實際稅率低至0.005%,節省了數百億美元稅款。谷歌、臉書、微軟等科技巨頭也紛紛效仿蘋果,將歐洲總部設在都柏林的國際金融服務中心(IFSC)。

2016年,蘋果這個避稅手段被歐盟處以天價罰款,130億歐元(約140億美元)。消息一出,不僅蘋果、美國政府強烈抗議,連負責收這筆錢的愛爾蘭政府也表達不滿。為什麼?就是因為愛爾蘭政府看到了更大的一塊蛋糕。

2015年,愛爾蘭GDP突然增長26.3%,震驚全球,被經濟學家戲稱為“妖精經濟學”(Leprechaun Economics)。而愛爾蘭的GDP之所以飆升到“荒謬的高度”,正是因為這些跨國公司將巨額利潤記入愛爾蘭子公司,推高了經濟數據。這種模式讓愛爾蘭的經濟數據“虛胖”,但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高薪就業、基礎設施投資和財政盈余。

愛爾蘭的成功不只靠低稅率,還有一系列“配套服務”。首先,它是英語國家,與美國文化相近,企業溝通無障礙。其次,作為歐盟成員,愛爾蘭提供進入4.5億消費者單一市場的門票,無內部關稅壁壘。第三,愛爾蘭大力投資教育,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力和科技人才。愛爾蘭的年輕勞動力中,超過50%擁有大學學位,這對科技和制藥行業是巨大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愛爾蘭的稅收政策極其靈活。它允許企業通過轉讓定價(Transfer Pricing)將利潤轉移到低稅地區,並提供知識產權稅收優惠。例如,制藥公司可以將專利注冊在愛爾蘭,通過內部交易將利潤留在當地。雖然這一協議後被歐盟裁定違法,蘋果被要求支付钜額補稅,但愛爾蘭的避稅天堂形象已深入人心。

根據愛爾蘭官方數據,2024年愛爾蘭貿易順差達到500億歐元,其中制藥和化學品出口占據半壁江山。美國公司如輝瑞、艾伯維、波士頓科學在愛爾蘭設廠,貢獻了11%的就業崗位和巨額稅收。愛爾蘭政府因此坐擁巨額財政盈余,2024年盈余達250億歐元,甚至設立了國家財富基金。




跨國制藥公司成為靶心 愛爾蘭政府左右為難

愛爾蘭經濟模式也招來不少國際麻煩。美國歐盟指責愛爾蘭是“稅收黑洞”,搶走其它國家的稅收。2016年,美國參議院調查顯示,美國制藥公司在愛爾蘭的利潤遠超其實際業務規模,純粹是為了避稅歐盟則多次批評愛爾蘭的稅收政策助長不公平競爭。愛爾蘭雖然否認自己是“避稅天堂”,強調稅制透明,但全球對其稅收模式的質疑從未停止。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曾經笑得有多歡,就可能帶來今天多難堪。

2024年2月,愛爾蘭對美國的出口額為42億歐元,今年2月則增加到驚人的130億歐元,增幅達到200%。這當然就不可避免的讓它上了川普的對等關稅清單。而愛爾蘭最大的出口產業是醫藥品。它是輝瑞和禮來等美國公司的主要制造中心。2024年,愛爾蘭對美國出口額達 730 億歐元,其中藥品和醫藥產品占 61%。

這終於讓它上了川普對等關稅的標靶。今年4月2日,川普宣布對歐盟商品征收20%關稅,對部分行業(如汽車)征收25%關稅,並明確點名制藥業。川普表示,美國“幾乎不生產藥物”,而愛爾蘭和中國是主要供應國。他揚言對愛爾蘭制藥出口單獨征收關稅,以迫使企業將生產線和利潤轉回美國

這對愛爾蘭來說,不亞於敲了一記重棒。據《愛爾蘭時報》分析,制藥業占愛爾蘭對美出口的58%,2024年價值580億歐元。若加征25%關稅,可能導致180億歐元的貿易損失,對愛爾蘭經濟無異於一記重拳。美國的輝瑞公司在愛爾蘭的工廠雇傭了數千名員工,2024年出口額達200億歐元。若關稅生效,這些工廠可能面臨成本飆升,甚至裁員風險。



不過川普表示,他不想“榨幹”愛爾蘭和愛爾蘭企業,因為這可能會危及美國愛爾蘭裔選民對他的支持率。

“我們不想做任何傷害愛爾蘭的事情,但我們確實想要公平,馬丁也理解這一點。”川普說。


馬丁,是指愛爾蘭總理。那麼他是如何做的呢?也許,他的故事,可以更好幫助我們理解中共黨魁習近平激烈報復帶來的後果。

在川普發言時,Politico(政客新聞網)歐洲版對馬丁的反應有一番生動的描述:作為一名外交老手,馬丁長時間沉默茫然地坐著,雙手緊握著放在大腿上,臉上掛著蒙娜麗莎般的微笑,仿佛在說:“我聽著,你繼續!”

馬丁還時不時恰到好處的插話,比如贊揚川普本人在愛爾蘭的投資,並說他是唯一在愛爾蘭投資的總統——川普在愛爾蘭敦貝格有一個高爾夫球場。馬丁也提到了,像瑞安航空這樣的愛爾蘭公司確實加大了對美國投資,意思是“我們吧,也一直在努力實現雙贏。”

川普錯誤地認為愛爾蘭從蘋果補稅中獲得的140億歐元被用於“運營歐盟”,川普對歐盟的指責是它的成立就是來占美國便宜的。但是,馬丁對於這個說法也不予糾正,這樣給足了川普面子。

談到馬丁在和川普會面時的表現,愛爾蘭前駐美大使丹·穆爾霍爾(Dan Mulhall)對政客新聞網歐洲版說,馬丁做得很好。

他說:“馬丁的‘牌’打得幾乎是正確的——他知道什麼時候完全出‘牌’。當然,在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這是唐納德·川普的秀場,川普喜歡為媒體表演。總理顯然沒有說太多的話,這可能是一件好事。”

訪問結束回國的馬丁,也沒有因此責怪川普,他在愛爾蘭談話節目中表示,他將向川普強調自由貿易的好處,並稱“自由貿易提升了全球”。他還計劃宣布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協議,以迎合川普的能源政策。

馬丁的低調姿態與愛爾蘭的長期學術傳統一致,強調“魅力與事實數據”的結合,試圖說服川普美愛兩國貿易是雙贏。

愛爾蘭左翼議員(如Richard Boyd Barrett)希望馬丁直面川普,嚴厲譴責其關稅威脅和對加薩的厭惡,稱川普是“危險的霸凌者”。但學者盧卡斯(Scott Lucas)認為,愛爾蘭經濟依賴美國,馬丁無力高調對抗。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馬丁的選擇也是正確的。川普的關稅威脅並非針對愛爾蘭,而是美國新時期對全球稅收與貿易博弈的一部分。2023年,OECD推動全球最低企業稅率15%,愛爾蘭被迫將企業稅率從12.5%提高到15%,試圖平息國際批評。然而,川普認為這遠遠不夠。他不僅針對愛爾蘭,還計劃對其它低稅地(如新加坡、瑞士)施壓。這個時候,聰明的國家肯定不會像中共那樣,主動站在風口浪尖,成為美國打擊的主要目標。

愛爾蘭積極游說歐盟采取克制回應,避免貿易戰升級。《愛爾蘭時報》提到,愛爾蘭與法國聯手,暫停了對美國威士忌的報復性關稅,試圖為談判爭取空間。此外,愛爾蘭政府加大對本土科技和綠色能源的投資,試圖減少對美國公司的依賴。

在不可預測中尋求出路 避稅天堂的十字路口

但是,愛爾蘭實際上感到十分緊張。川普的不可預測性讓愛爾蘭如履薄冰。

BBC分析,川普的關稅政策不僅針對貿易順差,還帶有政治表演色彩,旨在兌現對美國選民的“制造業回流”承諾。愛爾蘭財長帕斯卡爾·多諾霍(Paschal Donohoe)也坦言,他對制藥關稅“極度擔憂”,因為這將重創公共財政,甚至影響愛爾蘭的福利體系。

所以,對愛爾蘭來說,這是一場經濟與政治的雙重考驗。它必須在保護跨國公司利益、應對美國壓力以及適應全球稅改之間找到平衡。

那麼,川普的關稅戰會否迫使愛爾蘭改變其經濟模式?這座翡翠小島能否繼續在全球經濟中“聰明”地走下去?答案或許還在未來的風中飄蕩。但無論結果如何,愛爾蘭的故事提醒我們,在全球化時代,稅收與貿易從來都是高風險的博弈,一個小島的抉擇,可能改變整個世界的財富流向。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