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關稅沖擊下的波音:多架客機遭中國航司"退貨"
波音機隊,其中全波音機隊的航司就有14家,主要為山東航空、上海航空、中國聯合航空、昆明航空等航司,廈門航空波音機隊占比達到了90.2%,海南航空波音機隊占比達到84.5%。

航班管家供圖
波音官網信息顯示,截至3月31日,波音在中國還有130架飛機等待交付,包括瑞麗航空的42架(36架737和6架787),以及南方航空的30架等。不過,這一數字遠低於空客對華交付量。數據顯示,2025年,空客計劃向中國交付136架,2026年則交付148架。

波音網站截圖
2018年、2019年接連兩起致命的737 MAX墜機事故,也對波音造成重創。2019年3月,民航局先是停飛了737 MAX,後又宣布暫停受理波音737-8適航證申請,直到2024年才逐漸恢復。受此影響,波音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逐漸被空客趕超。另外,隨著C919的產能逐漸放量,中國商飛的市場占比逐漸提升。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空客飛機在華架數占比已提升至52.2%,波音則減少至40.8%,中國商飛的占比則增至3.5%。
訂單分流壓力下,波音飛機的制造成本也面臨上漲。飛機制造是一個高度復雜且依賴上下游協作的產業,波音的供應商遍布全球,涉及零部件制造、航空材料供應、航空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據報道,奧特伯格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顯示,波音大約80%的商用飛機最終都被外國航空公司購買,並且大約80%的飛機零部件依賴於外國制造。
波音首席財務官威斯特此前在公開活動中也承認,波音所需的零部件種類龐雜,涉及的供應鏈非常復雜,各環節受影響的程度不盡相同。為減少關稅沖擊,波音正“努力與供應商保持緊密聯系”。
6年累虧超三百億美元,復蘇之年“斷臂”求生
美國的關稅大錘揮下之前,波音已深陷質量丑聞和運營困境。
去年,波音多個型號飛機發生安全事故,737 MAX 9型客機在美國和世界多地被迫停飛檢查,數萬名波音員工長時間罷工。在此背景下,波音2024年營收665億美元,僅為2018年巔峰期1011億美元的66%。淨虧損達到了118.2億美元,僅次於2020年的118.7億美元淨虧損。
去年接任波音CEO的奧特伯格,將2025年作為業務重組的起點之年。剛剛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18%至194.96億美元,淨虧損有所好轉,但仍虧損了3100萬美元。
根據波音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利潤支柱737 MAX機型產量逐步提升,預計今年每月產量將穩定在38架。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國內41家航司中,約59%的航司擁有
航班管家供圖
波音官網信息顯示,截至3月31日,波音在中國還有130架飛機等待交付,包括瑞麗航空的42架(36架737和6架787),以及南方航空的30架等。不過,這一數字遠低於空客對華交付量。數據顯示,2025年,空客計劃向中國交付136架,2026年則交付148架。

波音網站截圖
2018年、2019年接連兩起致命的737 MAX墜機事故,也對波音造成重創。2019年3月,民航局先是停飛了737 MAX,後又宣布暫停受理波音737-8適航證申請,直到2024年才逐漸恢復。受此影響,波音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逐漸被空客趕超。另外,隨著C919的產能逐漸放量,中國商飛的市場占比逐漸提升。
航班管家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空客飛機在華架數占比已提升至52.2%,波音則減少至40.8%,中國商飛的占比則增至3.5%。
訂單分流壓力下,波音飛機的制造成本也面臨上漲。飛機制造是一個高度復雜且依賴上下游協作的產業,波音的供應商遍布全球,涉及零部件制造、航空材料供應、航空電子設備等多個領域。據報道,奧特伯格近期在國會聽證會上的證詞顯示,波音大約80%的商用飛機最終都被外國航空公司購買,並且大約80%的飛機零部件依賴於外國制造。
波音首席財務官威斯特此前在公開活動中也承認,波音所需的零部件種類龐雜,涉及的供應鏈非常復雜,各環節受影響的程度不盡相同。為減少關稅沖擊,波音正“努力與供應商保持緊密聯系”。
6年累虧超三百億美元,復蘇之年“斷臂”求生
美國的關稅大錘揮下之前,波音已深陷質量丑聞和運營困境。
去年,波音多個型號飛機發生安全事故,737 MAX 9型客機在美國和世界多地被迫停飛檢查,數萬名波音員工長時間罷工。在此背景下,波音2024年營收665億美元,僅為2018年巔峰期1011億美元的66%。淨虧損達到了118.2億美元,僅次於2020年的118.7億美元淨虧損。
去年接任波音CEO的奧特伯格,將2025年作為業務重組的起點之年。剛剛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18%至194.96億美元,淨虧損有所好轉,但仍虧損了3100萬美元。
根據波音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利潤支柱737 MAX機型產量逐步提升,預計今年每月產量將穩定在38架。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