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高度警戒:比中美关税战更大的雷,就要爆了 | 温哥华财税中心


[关税] 高度警戒:比中美关税战更大的雷,就要爆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第一办法是出口转内销;既然外部市场做不了,那就做14亿人的市场,这一点杰克马早在2018年就曾说过,杰克马说,既然改变不了川普,那么就做14亿人的生意。

这话没有错,道理也不假,但唯一的问题在于,消费。

还是以越南为例,越南的居民消费可以占到GDP的65%;而中国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是多少呢?


是39.2%。

银行存款也可以从侧面印证这一点。从新冠病毒时期开始,中国居民存款就开始疯狂上涨,这几年每年的家庭存款都高达10万亿元以上,2020年至2023年这四年的居民存款,就超过了过去十年的存款总额。

储蓄越多,消费越少的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

而消费减少还有一个后遗症,那就是内卷。

如果制造业做生意有排序的话,客观来说美国一定是排第一的;美国是所有贸易客户中最优质的,这种优质体现在利润空间更大以及回款不拖欠。

其次就是欧盟,但由于欧盟国家多,每个国家需求不同且人口稀少,因此相对而言利润空间和规模效应并不高。

除了欧盟,可能就是东南亚了。这几年转口贸易到东南亚,本质上做的还是欧美的生意,因此利润和回款周期也不错。

最后,可能才是国内这14亿人的大市场。

为什么国内市场排最后?

还是因为这几年的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以及居民存款太高导致的消费意愿不足,当然还有收入就业的因素影响。

这一系列因素都表明,出口转内销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往后每年我们都提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一个百分点,但也要十年,我们的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才能够提高到50%左右。

而这,还仍然不及越南的65%。

况且,提高消费的难度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高。

先不说眼下内卷的大环境,就薪资、时间、加班、社会保障体系等角度来看,每一个环节的难度都相当大。


第二个办法当然就是继续做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

按照此前的排序来看,美国做不了,欧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4月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明确表明,欧盟不会接受产能过剩,也不会接受所谓的“倾销”。

这里也不用管欧盟是如何看待过剩亦或是倾销的,他们的看法我们改变不了,而冯德莱恩的表态,也从侧面表明了,欧盟可能也很难接受或者说去弥补美国的市场缺口。

除了以上办法之外,还有一个比关税更严重的影响,那就是订单的永久性外迁。

2

何谓订单的永久性外迁?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对制造业而言,投入最大的是什么?

以苹果为例,一开始苹果要在中国建厂组装iPhone,苹果就需要先买地或租地,其次就是修建厂房,再然后就是租赁或购买设备,最后就是招人组建团队。

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哪怕是对苹果而言,这背后都是相当大一笔投资

换句话说,对制造业而言,迁徙的成本是很高很高的。

迁徙成本很高,也意味着企业一旦迁徙,就很难再及时掉头调整。

换言之,今天的高关税,如果促使苹果这样的企业在印度越南加大投资生产规避关税的话,那么这种订单可能是永久性外迁的。

也可以理解为,一旦出去了,就很难回来了。

苹果事实上已经在这么做了。

根据报道,目前苹果已经指示印度供应商要求提高印度iPhone的产量,这也导致苹果印度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最高水平。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预计今年将在印度生产至少5000万部iPhone,并正努力使销往美国的iPhone机型都在印度生产。

短期来看,川普是豁免了苹果的关税,但长期来看,苹果显然不会继续犯类似的供应链风险。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