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关税大战,炸出中国最被低估的科技城
当听闻“在泰山机器狗充当垃圾清洁工之前,‘绵阳造’机器人已经先行一步登上了长城,担任起巡检员和讲解员”时,现场“哇”声一片,所有自媒体创始人无不张大嘴巴。
这一小小的“科技震撼”背后,绵阳机器人产业链的厚度已经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
58所研发的机器狗,续航4小时、可载重20-30公斤,能在应急侦查、电力巡检、警用军用方面代替人类。巡逻时的样子,让在场的自媒体创始人忍不住拿起手机疯狂记录;
天链机器人,早在2004年就拿下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冠军,其谐波减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西部第一,超轻量一体化关节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创始团队就来自西南科技大学;
除了天链,夸父人形机器人产品迈向市场,营收超过亿元。

声名远扬的四川长虹,也在未来产业方面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不少见多识广的财经自媒体人说,过去提到长虹,只知道“那个卖彩电的”。但这次走进绵阳,他们看见的是一个有7家上市公司的“工业矩阵”,还有核医疗、机器人、AI大模型、智能制造等一堆“没想到”。
比如核医疗这块,长虹旗下的中玖闪光就让人看到了癌症患者未来的希望:
它的e-Flash放疗系统,特别适用于皮肤癌、乳腺癌等浅表层肿瘤治疗,照射时间只需要0.1秒,毒副作用还极小;首创的X-Flash设备,几次治疗就能搞定原本一个月的疗程,单次照射1秒钟。
一旦X-Flash通过临床,产生的意义可谓巨大,不仅大大减少了癌症病人接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费用,而且将直接拉起一个核医学产业群。

再比如AI领域:长虹已经上榜赛迪“2024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典型大模型100强”;“云帆”是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也是四川首个成功备案的大模型。
说到底,绵阳敢搞硬科技、前沿科技,是相当有底气的。
因为这份底气,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账本里。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科创指数。早在2020、2021年,绵阳的研发投入强度就突破了7.0%,远远超过全国2.4%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北京、深圳。就算此后两年略有回调,但也超过上海和广州。2023年绵阳的研发投入依然高达5.85%,全四川第一,力压成都、宜宾、德阳等地。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