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 關稅大戰,炸出中國最被低估的科技城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中,有人焦慮,有人觀望,而中國西南,一座幾乎從未在熱搜上出現的城市——綿陽,忽然闖進了大家的視野。
說起中國的科技城,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甚至是合肥、西安,卻極少有人提起這座三線城市。但很多人不知道,綿陽才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正式批復、擁有“科技城”官方稱號的地級市。它的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多年位居四川第一,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科技城”。
4月17日至18日,深藍財經隨“2025全國知名財經自媒體四川(綿陽)調研行”走進這座低調又神秘的城市,試圖解答一個問題:在大國博弈的風暴眼裡,綿陽有什麼科技底色?
答案遠比想象中更硬核。
原來,這座曾靠軍工起家的城市,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覺。幾十年來,它不依賴流量,也不熱衷於講故事,更不喜歡搶C位,默默為國家戰略科技提供“不可或缺的隱形支撐”。而今天,它正悄悄孵化出下一代的中國硬科技:從智能制造到核醫療,從機器人到AI大模型,一條又一條突破國外壟斷的產業鏈,正從這裡生長出來。

被英國天氣預報監控的城市 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封鎖
在此次調研活動中,尺度商業創始人李德林分享了兩個關於綿陽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英國電視台在播報國際天氣預報時,提到的中國城市只有5個,除了北京、上海、台北與香港,居然還有綿陽。這座西南小城,憑什麼能與“北上廣”並列出現在國際媒體的鏡頭中?
其二,早在2008年,中信證券就主導設立了一只金額高達60億元的綿陽產業基金。這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上首個由券商發起設立和管理的產業基金,也意味著綿陽在資本眼中,早早具備了產業投資的戰略價值。
這還不是全部。2025年初,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科技城百強榜(2024年)》,綿陽一舉殺入全國前五,和北上廣一同位列“全國四大科技城市”。曾經熟悉的“北上廣深”,就這樣變成了“北上廣綿”。

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讓近20位全國知名自媒體創始人顛覆了自己對綿陽的傳統認知。
首先,綿陽坐擁代表國家戰略科研能力的關鍵機構,比如響當當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西南自動化研究所等等。
它們有多硬核呢?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稱“九院”,素有中國“核武心臓”之稱,是國家計劃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產單位。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