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關稅大戰,炸出中國最被低估的科技城 | 溫哥華財稅中心


[關稅] 關稅大戰,炸出中國最被低估的科技城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牆內自媒體深藍財經文章:一紙“對等關稅”,讓中美貿易博弈再度升溫。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中,有人焦慮,有人觀望,而中國西南,一座幾乎從未在熱搜上出現的城市——綿陽,忽然闖進了大家的視野。

說起中國的科技城,人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甚至是合肥、西安,卻極少有人提起這座三線城市。但很多人不知道,綿陽才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正式批復、擁有“科技城”官方稱號的地級市。它的研發投入強度連續多年位居四川第一,全國前列,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科技城”。


4月17日至18日,深藍財經隨“2025全國知名財經自媒體四川(綿陽)調研行”走進這座低調又神秘的城市,試圖解答一個問題:在大國博弈的風暴眼裡,綿陽有什麼科技底色?

答案遠比想象中更硬核。

原來,這座曾靠軍工起家的城市,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覺。幾十年來,它不依賴流量,也不熱衷於講故事,更不喜歡搶C位,默默為國家戰略科技提供“不可或缺的隱形支撐”。而今天,它正悄悄孵化出下一代的中國硬科技:從智能制造到核醫療,從機器人到AI大模型,一條又一條突破國外壟斷的產業鏈,正從這裡生長出來。



英國天氣預報監控的城市 打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封鎖

在此次調研活動中,尺度商業創始人李德林分享了兩個關於綿陽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英國電視台在播報國際天氣預報時,提到的中國城市只有5個,除了北京上海、台北與香港,居然還有綿陽。這座西南小城,憑什麼能與“北上廣”並列出現在國際媒體的鏡頭中?

其二,早在2008年,中信證券就主導設立了一只金額高達60億元的綿陽產業基金。這不僅是中國資本市場上首個由券商發起設立和管理的產業基金,也意味著綿陽在資本眼中,早早具備了產業投資的戰略價值。

這還不是全部。2025年初,工信部下屬機構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了《科技城百強榜(2024年)》,綿陽一舉殺入全國前五,和北上廣一同位列“全國四大科技城市”。曾經熟悉的“北上廣深”,就這樣變成了“北上廣綿”。



為期兩天的調研活動,讓近20位全國知名自媒體創始人顛覆了自己對綿陽的傳統認知。

首先,綿陽坐擁代表國家戰略科研能力的關鍵機構,比如響當當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西南自動化研究所等等。

它們有多硬核呢?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俗稱“九院”,素有中國“核武心臓”之稱,是國家計劃單列的中國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產單位。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所建有亞洲最大風洞群,是中國航空工業科研驗證的核心平台,承擔著從軍用戰機到民用飛機的風洞試驗任務,為飛機、發動機等裝備提供精確的氣動性能模擬與測試,是真正意義上的“看不見的科技國防支撐”。來此實驗的,不乏各類神舟飛船以及中國最強戰機之一的“殲-20”。

長虹、九洲、京東方、惠科組成了綿陽工業的“四大金剛”,無一不是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型大企業。

四川九洲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九州空管”是全球第四、國內唯一自主研發民航防撞系統的企業,其空管機載產品約占國內軍航市場份額80%;京東方綿陽基地是該集團最大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之一,實現了柔性顯示自主可控,打破了三星的壟斷地位;惠科綿陽工廠,已量產高端顯示屏,面板出口全球;長虹不僅是傳統家電巨頭,更是布局工業互聯網、綠色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機器人等前沿方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更了不起的是,綿陽在破解“卡脖子”難題和國外壟斷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X射線CT球管作為醫用CT設備的“心臓”,長期被國外技術壟斷。如今在綿陽科工局核能開發項目支持下,實現了國產化替代,打破了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

華豐科技“高速背板連接器”的問世,打破了國外壟斷,解決了中國相關企業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前不久,綿陽重點高校西南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研制出可對核醫療廢水進行快速深度淨化處理的設備,由原來的180天變成了現在只需要1小時即可完成核醫療放射性廢水處理,破解了核醫學“卡脖子”難題。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除了前述項目,在我們熟悉的新能源汽車電機、風力發電、軌道交通等關鍵領域,也都能看到綿陽底層技術的深度參與和支撐。

毫不誇張地說,在全球供應鏈加速“脫鉤重塑”的當下,在一輪又一輪技術封鎖持續加碼的博弈中,綿陽沒有躲、沒有等,而是頂在了最前線。

這個“不在風口”的城市,一直在默默扛起中國核心技術自立自主的底盤。

孵化未來科技 研發投入強度長期全省第一

盡管以軍工起家、在國防科技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綿陽早就不滿足只做“科研終點”。

面向2025年,這座城市放出更大的信號——要在人工智能、核技術、激光、先進材料、航空航天五大前沿領域展開攻堅戰,打造真正面向未來的科技策源地。

也就是說,這些年來,綿陽沒有原地打轉,而是主動跳出“軍工=科技”的認知框架,把更多的資源投向科技的前沿。


比如最火的人工智能。這次在綿陽,來自全國的財經自媒體大V體驗了綿陽已經投運的無人駕駛公交。幾條試運營線路,既有連接產業園區的“產業線”,也有串聯商圈、社區的“便民線”。車上的安全員告訴深藍財經,從去年6月試運營以來,無人駕駛公交沒有收過市民一分錢。





更炸裂的是“綿陽造”的機器人。

當聽聞“在泰山機器狗充當垃圾清潔工之前,‘綿陽造’機器人已經先行一步登上了長城,擔任起巡檢員和講解員”時,現場“哇”聲一片,所有自媒體創始人無不張大嘴巴。

這一小小的“科技震撼”背後,綿陽機器人產業鏈的厚度已經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

58所研發的機器狗,續航4小時、可載重20-30公斤,能在應急偵查、電力巡檢、警用軍用方面代替人類。巡邏時的樣子,讓在場的自媒體創始人忍不住拿起手機瘋狂記錄;

天鏈機器人,早在2004年就拿下全國大學生機器人比賽冠軍,其諧波減速器國內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三、西部第一,超輕量一體化關節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創始團隊就來自西南科技大學;

除了天鏈,誇父人形機器人產品邁向市場,營收超過億元。



聲名遠揚的四川長虹,也在未來產業方面給大家帶來了驚喜。不少見多識廣的財經自媒體人說,過去提到長虹,只知道“那個賣彩電的”。但這次走進綿陽,他們看見的是一個有7家上市公司的“工業矩陣”,還有核醫療、機器人、AI大模型、智能制造等一堆“沒想到”。


比如核醫療這塊,長虹旗下的中玖閃光就讓人看到了癌症患者未來的希望:

它的e-Flash放療系統,特別適用於皮膚癌、乳腺癌等淺表層腫瘤治療,照射時間只需要0.1秒,毒副作用還極小;首創的X-Flash設備,幾次治療就能搞定原本一個月的療程,單次照射1秒鍾。

一旦X-Flash通過臨床,產生的意義可謂巨大,不僅大大減少了癌症病人接受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和費用,而且將直接拉起一個核醫學產業群。



再比如AI領域:長虹已經上榜賽迪“2024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典型大模型100強”;“雲帆”是全球首個基於大模型的智慧家電AI平台,也是四川首個成功備案的大模型。

說到底,綿陽敢搞硬科技、前沿科技,是相當有底氣的。

因為這份底氣,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賬本裡。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科創指數。早在2020、2021年,綿陽的研發投入強度就突破了7.0%,遠遠超過全國2.4%的平均水平,甚至超過北京、深圳。就算此後兩年略有回調,但也超過上海和廣州。2023年綿陽的研發投入依然高達5.85%,全四川第一,力壓成都、宜賓、德陽等地。





什麼概念?

換個角度看,綿陽這個三線城市的研發強度,已經達到了科創板上市企業的門檻線。全國那麼多強地級市,能把科技“投”到這種程度的,還真沒幾個。

這不是“守成”,完全是進擊啊!

結語

美國揮起關稅大棒的背景下,“中美貿易摩擦對綿陽外貿的沖擊有多大”成為此次調研活動的焦點。

表面看,這是一道難題;但換個視角,它也許正是一場“強筋健骨”的契機。

貿易摩擦之下,倒逼的不只是短期調整,更可能是一場產業鏈的重構升級——國產替代加速,自主創新提速,供應鏈補鏈、強鏈的節奏正在被重新調快。

比如壬二酸——全球三大產地之一,除了美國意大利,第三家正是綿陽的西普化工。中美互加關稅之後,國內企業迅速“掉頭”采購綿陽貨,訂單不僅沒掉,反而逆勢增長。

又比如樸藝新材料,憑借產品獨創性和技術壁壘,穩穩守住了采購端信心。

這一連串案例,不僅給參與調研的自媒體創始人吃下了“定心丸”,更傳遞出一個關鍵信號:在地緣博弈不斷升級的全球棋盤上,真正能挑起中國硬科技大梁的,不是那些靠風口吹起來的城市,而是像綿陽這樣的實幹型選手。

從軍工起步,到前沿科技崛起,綿陽正用一次次突破性的創新,擦亮“西南硅谷”的硬核底色。
1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