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關稅戰下,美國主婦開始以物換物,嘗試自己種菜 | 溫哥華財稅中心


[關稅] 關稅戰下,美國主婦開始以物換物,嘗試自己種菜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此前分析認為,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相當於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

4月19日以來,美國民間組織“50501運動”以“50個州、50場抗議、1場運動”為口號,動員近500萬人走上街頭,掀起了新一輪街頭抗議活動。

居住在密歇根州的兩位家庭主婦參加游行示威


社區團購與二手交易

除了抗議游行,美國主婦們也在尋找自己的方式來抵抗關稅,這催生了新的生存智慧——社區團購與二手交易。

薩拉所在的社區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互助,主婦們聯合向德州農場直接訂購牛肉和雞蛋,成本降低25%。西雅圖的一家社區合作社與本地小廠合作,用華盛頓州羊毛替代受關稅影響的澳大利亞進口羊毛,手工編織毛衣成本降低40%。


“二手市場成為救命稻草。”薩拉剛以28美元購入了九成新的中國產電飯煲(原價79.99美元),這是她為應對小家電漲價找到的解決方案。二手電商ThredUp數據顯示,4月以來平台流量激增70%,一條二手Zara連衣裙價格僅為新品的三分之一,美國媽媽們甚至在此電商平台上開發出“以物換物”社群,用閒置兒童玩具交換服裝券。加州主婦們還在社交平台上組建“家具翻新小組”,聘請木匠修復二手家具。

“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關稅不下降,兩個月後,市場上就不會再有(來自中國的)庫存了。”紐約皇後區一家超市的華人經理吳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到那時他只好被迫轉向其他地區的供應商,但他目前還暫時無法預計零售價格會因此增長多大的幅度。


特朗普在本周二(4月22日)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他表示將“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高額關稅。周三的《華爾街日報》報道了同樣內容。對此,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 Herrero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評論,“特朗普因股市暴跌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仍處於高位而感到恐慌,他需要盡快達成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沒有就關稅問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他指出,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也是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我最近和一個農民聊過,他用來保持農產品直立生長的金屬杆,從0.8美元漲到了1.5美元,他已經負擔不起這個翻倍的價格了。”上述那位底特律主婦在采訪最後告訴深一度。

薩拉一直在關注著最新新聞,她希望事情能好起來。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每一個家庭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前行,而關稅風波讓這段旅程更加坎坷。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