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 纽约时报:特朗普用关税将亚太地区拱手让给中国

在特朗普总统的“对等”关税攻势中,亚太地区受到的打击最大。
尽管暂停了90天征收关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高度依赖贸易的发展中经济体仍然面临特朗普施加的最高税率。他还威胁要对富裕的贸易伙伴——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实施相对低但仍很严重的惩罚,这些国家和台湾一样,都是美国在该地区的重要地缘政治盟友。
特朗普认为这将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但是,他对全球贸易的错误、无能的攻击,可能会对美国在世界上最具商业活力的地区的影响力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并留下可以由中国来填补的真空。从长远来看,特朗普的行动使美国有可能放弃其在亚太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毕竟,一个日益向内转的美国为什么会保卫一个经济上对它已经不那么重要的地区呢?

特朗普拿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做赌注,这一地位是几代人耐心建立起来的。“二战”后,乔治·凯南等外交官制定了一项战胜苏联的战略,将世界上最繁荣的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编织成一个政治和经济集团。由此产生的以规则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后来扩展到整个亚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
与此相伴的是安全联盟——欧洲的北约,以及与日本、韩国和亚太其他国家的防务条约。这将美国的盟友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之下,并保护了更广泛的自由经济秩序。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蓬勃发展。美国跨国公司从植根于亚洲的供应链中获利,美国消费者享受到更便宜的产品,亚洲国家迅速发展并融入了美国主导的体系。随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地位持续了数十年。
事实上,在特朗普时代之前,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的主导地位就已经在减弱。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从而加速了这一趋势。这个环太平洋贸易协定本可以加强美国的影响力,并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相反,中国成了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力量。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然而,即使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以及拜登总统的任期内,仍然可以说华盛顿是在支持开放贸易,部分是作为对抗中国力量的一道壁垒。特朗普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相当于对这一体系的攻击,严重损害了人们对美国作为贸易伙伴的信任,并给寻求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的美国制造商造成了严重破坏。
越南是美国体系互利共赢的典型例子,也突出说明了特朗普的措施的短视。河内对贸易的开放推动了该国在过去十年中的快速经济增长,并帮助一个美国的旧敌转变为位于中国家门口的重要经济伙伴,具有战略意义。如今,越南约三分之一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
如果越南受到接近特朗普最初威胁要征收的46%关税的打击,该国可能面临经济崩溃。这还不是唯一的一例。斯里兰卡正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复苏,如果美国继续高关税,该国面临的关税可能高达44%;在民主革命后艰难地重新站起来的孟加拉国可能面临37%的关税。在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较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湾、该地区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国印度尼西亚也可能面临32%的关税。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