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精准擇時出售了蘋果股票 接下來會怎樣?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 伯克希爾·哈撒韋龐大的現金儲備讓投資者紛紛猜測,巴菲特會買入什麼,以及何時出手。

11天後,當巴菲特主持被稱為“資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的年度股東大會時,他將用一個新的棘手問題取代另一個舊問題。
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持有的現金總額已達約31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任何公司——包括自己此前的紀錄。
這些資金大多是通過傳統方式積累的,來自旗下子公司和投資項目持續不斷的資金流入。
去年,這一過程因巴菲特大規模出售股票投資組合——尤其是蘋果公司的股票,而進一步加速。
如今,隨著這家iPhone制造商自去年12月高點以來市值蒸發了1萬億美元,相當於四分之一,巴菲特看起來頗具先見之明。
但問題是,他是否正籌劃利用這筆巨額現金,在潛在的熊市來臨之際低價買入股票?巴菲特是否預計,由於關稅沖擊帶來的混亂將如此嚴重,以至於伯克希爾可以像金融危機期間那樣,再次通過救助藍籌公司獲得巨額回報?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他為何可能選擇出售。
伯克希爾自2016年起逐步建立的蘋果持倉,曾令部分投資者不安,如今這一持倉已變得異常龐大——可能是史上最賺錢的單一股票投資。巴菲特開始出售時賬面收益約為1100億美元。
這並不是巴菲特首次因大力投入高估值股票而遭投資者質疑。1988年至1994年期間,伯克希爾投資了當時最大的一筆股票資產——可口可樂。到1998年,這筆投資已增長了10倍,市盈率達到45倍。
多年後巴菲特坦言自己後悔未曾減持:“這確實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但當時價格實在太荒唐。”
他也曾用類似的語言贊美蘋果公司及蒂姆·庫克,但這段可口可樂的經歷很可能對他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影響。
“如果他沒想到這件事,我會感到驚訝,”新罕布什爾州的資產管理人、《伯克希爾·哈撒韋完整金融史》的作者亞當·米德說。
在市場動蕩、經濟衰退可能到來的背景下,伯克希爾手中龐大的現金儲備給投資者帶來了信心,使公司股價今年跑贏標普500指數近25個百分點。問題在於,這筆資金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投資?
答案並不簡單。
“他能操作的空間其實很小,”投資通訊作者、《巴菲特與芒格:即興對話錄》一書作者亞歷克斯·莫裡斯說。伯克希爾市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要真正產生影響,必須動用巨額資金。
早在2009年,伯克希爾進行過最大規模的一次收購——以260億美元買下當時美國營收最高的鐵路公司伯靈頓北方聖達菲。如今,這個金額還不到伯克希爾現金總額的十分之一,僅占其市值的2.5%。
莫裡斯提出兩個可能:收購可口可樂或美國運通的剩余股份並將其私有化,前者大約需要2800億美元,後者則為1300億美元左右。
如果像金融危機時期那樣,伯克希爾再度向高品質藍籌公司提供救助資金,比如高盛、美國銀行或陶氏化學,這類機會是否還存在?
“必須比以前規模大很多,才足以產生影響,”莫裡斯說。
另一個令人不安的解讀是,巴菲特手中囤積現金,是因為他知道一些關於關稅沖擊經濟的內幕信息。幾乎可以肯定,這是真的。
“他通過旗下遍布各行業的公司獲得了實時信息,”米德表示。
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預見到了災難。這只說明,那些值得他出手的證券——包括伯克希爾自己的股票——目前都不在合適的價格區間。而且,隨著國債收益率回升,他現在還可以獲得利息收入,因此可以耐心等待。
這一次,巴菲特知道何時該賣。但決定何時、買什麼,卻變得更加困難。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Warren Buffett Timed His Apple Stock Sale to Perfection. What’s Next?https://t.co/Obxv8WMR98 — Janet Butler (@JanetButIer) April 22, 2025 
11天後,當巴菲特主持被稱為“資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的年度股東大會時,他將用一個新的棘手問題取代另一個舊問題。
伯克希爾·哈撒韋目前持有的現金總額已達約31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超過任何公司——包括自己此前的紀錄。
這些資金大多是通過傳統方式積累的,來自旗下子公司和投資項目持續不斷的資金流入。
去年,這一過程因巴菲特大規模出售股票投資組合——尤其是蘋果公司的股票,而進一步加速。
如今,隨著這家iPhone制造商自去年12月高點以來市值蒸發了1萬億美元,相當於四分之一,巴菲特看起來頗具先見之明。
但問題是,他是否正籌劃利用這筆巨額現金,在潛在的熊市來臨之際低價買入股票?巴菲特是否預計,由於關稅沖擊帶來的混亂將如此嚴重,以至於伯克希爾可以像金融危機期間那樣,再次通過救助藍籌公司獲得巨額回報?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他為何可能選擇出售。
伯克希爾自2016年起逐步建立的蘋果持倉,曾令部分投資者不安,如今這一持倉已變得異常龐大——可能是史上最賺錢的單一股票投資。巴菲特開始出售時賬面收益約為1100億美元。
這並不是巴菲特首次因大力投入高估值股票而遭投資者質疑。1988年至1994年期間,伯克希爾投資了當時最大的一筆股票資產——可口可樂。到1998年,這筆投資已增長了10倍,市盈率達到45倍。
多年後巴菲特坦言自己後悔未曾減持:“這確實是非常優秀的企業,但當時價格實在太荒唐。”
他也曾用類似的語言贊美蘋果公司及蒂姆·庫克,但這段可口可樂的經歷很可能對他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影響。
“如果他沒想到這件事,我會感到驚訝,”新罕布什爾州的資產管理人、《伯克希爾·哈撒韋完整金融史》的作者亞當·米德說。
在市場動蕩、經濟衰退可能到來的背景下,伯克希爾手中龐大的現金儲備給投資者帶來了信心,使公司股價今年跑贏標普500指數近25個百分點。問題在於,這筆資金何時、以何種方式進行投資?
答案並不簡單。
“他能操作的空間其實很小,”投資通訊作者、《巴菲特與芒格:即興對話錄》一書作者亞歷克斯·莫裡斯說。伯克希爾市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要真正產生影響,必須動用巨額資金。
早在2009年,伯克希爾進行過最大規模的一次收購——以260億美元買下當時美國營收最高的鐵路公司伯靈頓北方聖達菲。如今,這個金額還不到伯克希爾現金總額的十分之一,僅占其市值的2.5%。
莫裡斯提出兩個可能:收購可口可樂或美國運通的剩余股份並將其私有化,前者大約需要2800億美元,後者則為1300億美元左右。
如果像金融危機時期那樣,伯克希爾再度向高品質藍籌公司提供救助資金,比如高盛、美國銀行或陶氏化學,這類機會是否還存在?
“必須比以前規模大很多,才足以產生影響,”莫裡斯說。
另一個令人不安的解讀是,巴菲特手中囤積現金,是因為他知道一些關於關稅沖擊經濟的內幕信息。幾乎可以肯定,這是真的。
“他通過旗下遍布各行業的公司獲得了實時信息,”米德表示。
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預見到了災難。這只說明,那些值得他出手的證券——包括伯克希爾自己的股票——目前都不在合適的價格區間。而且,隨著國債收益率回升,他現在還可以獲得利息收入,因此可以耐心等待。
這一次,巴菲特知道何時該賣。但決定何時、買什麼,卻變得更加困難。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