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規劃師是"真規劃"還是"假服務"?
重慶市渝北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偵破的一起養老類集資詐騙案件中,涉案公司以“養老規劃”之名,向老人收取入住保證金、預繳床位費等,還承諾除享受養老服務外,按年利率10%~15%返息,讓不少老人“踩坑”。
在4月8日舉行的第二屆西部大健康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大健康服務人才專場招聘會上,重慶多家養老機構負責人、行業專家坦言,伴隨銀發經濟的發展以及公眾對養老的重視,相關部門有必要重視培養養老規劃師。他們建議,管理部門要明確養老規劃師從業者需具備老年醫學、金融理財、法律倫理等復合知識,建立標准化的服務流程認證體系,並推行信用評級認證體系,讓從業者有章可循、服務有標可依、監管有跡可查。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要對形形色色的“規劃師”做好監管和引導,並與行業協會、養老機構聯合搭建信息平台,整合機構資質、服務內容、價格標准、用戶評價等數據,為公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例如,在在4月8日舉行的第二屆西部大健康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大健康服務人才專場招聘會上,重慶多家養老機構負責人、行業專家坦言,伴隨銀發經濟的發展以及公眾對養老的重視,相關部門有必要重視培養養老規劃師。他們建議,管理部門要明確養老規劃師從業者需具備老年醫學、金融理財、法律倫理等復合知識,建立標准化的服務流程認證體系,並推行信用評級認證體系,讓從業者有章可循、服務有標可依、監管有跡可查。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要對形形色色的“規劃師”做好監管和引導,並與行業協會、養老機構聯合搭建信息平台,整合機構資質、服務內容、價格標准、用戶評價等數據,為公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