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美国威胁强制中概股退市,香港已做好准备
投资者可能出现巨额损失。对此,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法案(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Act,简称SIPA)制定了一个退市赔偿计划(Delisting Trustee Program)。投资者可以据此获得一定程度的赔偿。
因造假退市,监管机构将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算,让上市公司赔偿股民,尽可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连带追究相关责任人比如大股东、保荐机构的赔偿责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股票从主板退市,公司仍然存续,那么,投资者仍可以在场外买卖股票,享受分红等待遇。
当股票被交易所摘牌强制退市时,为了弥补投资者的损失,证券交易所也会向投资者提供赔偿。赔偿金额一般是投资者在股票退市前的最后一次交易价格的20%,最高不超过500美元,最低不低于5美元。只能说聊胜于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从证券交易所获得赔偿,但是他们将不能从被撤市的公司获得赔偿。
所以,对于中国公司而言,从美国退市,首先遭到巨大损失的是美国投资者。美国证券交易所的那500美元赔偿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公司不受美国法律管辖,在美国也没有足额的资产,这个时候,是否回购这些股票就取决于中国公司。
那个时候,中国会为这些打压中国公司的行为买单吗?虽然此举可以树立中国公司的形象,但不如让美国投资者去找那些始作俑者算账,这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而且,微妙的是,退市不会是突然的。退市从舆论酝酿到宣布,从政治到执行需要时间,从执行到停止交易,也有固定程序。最后接盘的人,或最后还持有的人,损失也不会太大。但这期间,各种消息会反复冲击市场,相关股票会剧烈波动,这里面就有资本大鳄的机会,而苦的是那些承受暴跌的投资者。
如果中概股退市,除了中国公司和美国投资者受损,美国资本市场的整体信用也会受损。这种毫无理由的、仅仅为了取悦特朗普或者民粹民众的强制退市,绝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只作为一种针对中国公司的专门工具。在现在这种特朗普向欧洲“开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产生外溢效应。
比如,就如前面提到的,SEC公布的“存在本国政府阻碍PCAOB检查的问题”的公司,也包括法国公司和比利时公司。那么,这些公司会不会存在被强制退市的可能呢?虽然美国和法国不至于完全破裂,但这并不代表一家法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能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对于其他想去美国上市的公司而言,他们就要考虑一下了。
所以,当时就有人指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仅阻碍外国公司赴美上市,也损害投资外国公司的美国投资者利益,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香港已经做好迎回中概股的准备
当然,强制退市,并不是说,中国公司没有损失。
公司上市,除了投资者购买新股,公司会获得相应的资金外,上市还会对公司有多种利益。上市后,公司的大股东可将其持有的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此获得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资,间接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公司虽然不直接从股票交易中获利,但股票的活跃交易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进而提升融资能力。当公司需要更多资金时,可以通过增发股票、配股等方式再次向市场筹集资金。
本质上,上市意味着一个更透明的经营状况,以此减少和社会的沟通成本。
所以,维持一个上市的地位,对公司的长期经营,肯定是有好处的。被强制退市,直接的后果是股权无法质押,股票无法增发,公司融资渠道少了。即便投资者和消费者都理解是因为政治原因,而非公司本身问题,但公司透明度下降,也会影响公司经营。
总之,中国、美国都是紧紧镶嵌在全球贸易体系、资本体系中的国家,特朗普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各种短期办法,注定是双输的。
中国企业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当然是一个损失。不过,中国并非没有其他选择。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4月13日表示,已指示证监会及港交所,为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做准备。目前,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创新,都至关重要。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通常情况下,当某家公司退市后,因造假退市,监管机构将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算,让上市公司赔偿股民,尽可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且,连带追究相关责任人比如大股东、保荐机构的赔偿责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股票从主板退市,公司仍然存续,那么,投资者仍可以在场外买卖股票,享受分红等待遇。
当股票被交易所摘牌强制退市时,为了弥补投资者的损失,证券交易所也会向投资者提供赔偿。赔偿金额一般是投资者在股票退市前的最后一次交易价格的20%,最高不超过500美元,最低不低于5美元。只能说聊胜于无。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从证券交易所获得赔偿,但是他们将不能从被撤市的公司获得赔偿。
所以,对于中国公司而言,从美国退市,首先遭到巨大损失的是美国投资者。美国证券交易所的那500美元赔偿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公司不受美国法律管辖,在美国也没有足额的资产,这个时候,是否回购这些股票就取决于中国公司。
那个时候,中国会为这些打压中国公司的行为买单吗?虽然此举可以树立中国公司的形象,但不如让美国投资者去找那些始作俑者算账,这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而且,微妙的是,退市不会是突然的。退市从舆论酝酿到宣布,从政治到执行需要时间,从执行到停止交易,也有固定程序。最后接盘的人,或最后还持有的人,损失也不会太大。但这期间,各种消息会反复冲击市场,相关股票会剧烈波动,这里面就有资本大鳄的机会,而苦的是那些承受暴跌的投资者。
如果中概股退市,除了中国公司和美国投资者受损,美国资本市场的整体信用也会受损。这种毫无理由的、仅仅为了取悦特朗普或者民粹民众的强制退市,绝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只作为一种针对中国公司的专门工具。在现在这种特朗普向欧洲“开战”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产生外溢效应。
比如,就如前面提到的,SEC公布的“存在本国政府阻碍PCAOB检查的问题”的公司,也包括法国公司和比利时公司。那么,这些公司会不会存在被强制退市的可能呢?虽然美国和法国不至于完全破裂,但这并不代表一家法国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能得到公正的对待。那么,对于其他想去美国上市的公司而言,他们就要考虑一下了。
所以,当时就有人指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不仅阻碍外国公司赴美上市,也损害投资外国公司的美国投资者利益,削弱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香港已经做好迎回中概股的准备
当然,强制退市,并不是说,中国公司没有损失。
公司上市,除了投资者购买新股,公司会获得相应的资金外,上市还会对公司有多种利益。上市后,公司的大股东可将其持有的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以此获得贷款或其他形式的融资,间接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公司虽然不直接从股票交易中获利,但股票的活跃交易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进而提升融资能力。当公司需要更多资金时,可以通过增发股票、配股等方式再次向市场筹集资金。
本质上,上市意味着一个更透明的经营状况,以此减少和社会的沟通成本。
所以,维持一个上市的地位,对公司的长期经营,肯定是有好处的。被强制退市,直接的后果是股权无法质押,股票无法增发,公司融资渠道少了。即便投资者和消费者都理解是因为政治原因,而非公司本身问题,但公司透明度下降,也会影响公司经营。
总之,中国、美国都是紧紧镶嵌在全球贸易体系、资本体系中的国家,特朗普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各种短期办法,注定是双输的。
中国企业失去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当然是一个损失。不过,中国并非没有其他选择。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4月13日表示,已指示证监会及港交所,为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做准备。目前,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进行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从这个角度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创新,都至关重要。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