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東莞造紙廠破產清算,數百名工人守廠自救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東莞掃黃] 東莞造紙廠破產清算,數百名工人守廠自救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工人訴求書(圖_張濤提供)

關於訴求書第五點,“因廠方原因,多次忽悠、隱瞞的方式造成多次放假”,祥子認為,這有可能導致後續經濟補償金基數大打折扣,因為該基數是由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月薪來計算,如廠方有意為之,最終工人可以領取的經濟賠償金將大大減少。他強調說,工人應該設法保全勞動合同、社保記錄、員工名冊和工卡等能夠證明工齡的證據,通過積極地談判,盡可能提高經濟補償金基數。

“如果一個工人在工廠工作了10年,月薪5000元,那這筆補償金就有5萬元了,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即使只能爭取到50%,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成功”,祥子說道。


4月7日,經森和紙業的財務人員計算,廠方拖欠職工各項款項共計2000萬元。工廠員工目前已經向勞動局申請了仲裁,並提交了相關證據。

但子公司森益紙業的工人們還沒走到這一步。張濤稱,當前的《工人工資清償專項方案》已經反饋了工資支付的訴求,有關社保暫停的工人,工廠也會補繳社保至4月底,5月工人們將正式解除勞動合同。“等我們拿到了工資,解除了勞動合同,我們肯定會去勞動仲裁,申請我們合法應得的賠償金。”但張濤擔心,到認定月薪基數時,又會是一次艱難的拉鋸戰。

“拆東牆補西牆”,二十年造紙生意落敗

4月18日,水瓶紀元查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仍未見到東莞市森和紙業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的立案信息。

森和紙業注冊於2003年,已經營二十余載,其余兩家子工廠涵蓋了造紙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和盛木業負責生產原材料,森益紙業負責造紙,森和紙業則負責加工,生產成品紙。森和紙業公司法人兼董事長陳兆和於2011年收購了森益紙業,初期生產的紙都由森和紙業加工,基本屬於自產自銷。2019年,森益紙業提升產能後,還會將紙出售給其他公司,例如精品紙包裝的龍頭企業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主要客戶之一。




東莞市森和紙業有限公司(圖_作者/攝)


多位中層管理員工表示,去年年底,工廠資金鏈斷裂情況已現端倪,董事長陳兆和在經營上多次做出不利決策,又通過員工、親友等進行高利息的個人融資,最終導致森和紙業走向末路。

2018年,王霄入職森益紙業,負責生產線管理工作。工作的前幾年裡,森和、森益兩家工廠運作良好。2019年,陳兆和花費了一兩千萬用於更新森益紙業設備,盡管當年出現了虧損,但工廠月產能一度從幾千噸增加到一萬噸,而森和紙業更是9條生產線同時運轉,有違《勞動法》規定地讓兩班工人輪班,24小時不停歇,一個月生產出一萬多張成品紙。

李達是陳兆和的遠房親戚,2020年,李達入職了森益紙業,主要負責廢紙采購等工作。入職頭兩年,他短暫擔任過管理層。他透露,期間公司一年流水就超過10億元,一年營業收入達3000多萬元。

然而,到了2023年,陳兆和又希望增加產能、擴大規模,投入了六七千萬元進行機器改制。改制持續了11個月,一直到2024年,期間耽誤了大半年的生產。王霄解釋道:“原本(森益)有兩條生產線,改制的時候剩下一條線在生產,無論生產多少都是虧損的。因為生產設備能耗高,兩台設備一起開工可以分攤(電費等)成本。造紙的利潤本來就低,成本增加一兩百元都會沒有利潤。”

李達認為,就是這次改制,讓公司陷入無可挽回的地步。“全世界都知道擴大產能,可以降低成本。但一天生產100萬噸,賣不出去有什麼用呢?”李達談到,由於外貿和內需市場的日益緊縮,成品紙價格一路下跌,已經從以往的3700元/噸降至2200元/噸,而廢紙的價格卻在上漲,導致成品紙的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王霄稱,近一年裡公司業績最少下滑了30%。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