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投资250万狂赚5万倍,王传福表哥"闷声发大财" | 温哥华财税中心


投资250万狂赚5万倍,王传福表哥"闷声发大财"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与此同时,吕向阳及其配偶张长虹控制的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还持有比亚迪5.33%的股份。天眼查显示,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由吕向阳、张长虹分别持股89.5%、10.5%。据此计算, 吕向阳夫妇二人合计持有比亚迪13.55%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吕向阳从比亚迪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0万元,远不及王传福的765.5万元。

而吕向阳的资本棋盘上,除了持股比亚迪外,融捷股份与融捷健康两家上市公司也在其掌控之中。据融捷股份发布的财报显示,吕向阳、张长虹夫妇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张长虹分别直接持有融捷股份23.82%、1.07%的股份。


融捷股份此前发布的财报还显示,截至2023年末,吕向阳、张长虹夫妇通过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股与协议安排,合计拥有融捷健康表决权的股份1.29亿股,占其总股份的16.1%,为融捷健康的实际控制人。

投资表弟250万

如今增值5万多倍

吕向阳夫妇财富的主要来源,得益于对表弟王传福的创业支持。

时间回拨至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芜湖一户普通农村家庭。命运给王传福最初的剧本并不仁慈:父母早逝的阴霾笼罩童年,兄嫂用双手托起他的求学梦。在兄嫂的悉心照料与全力支持下,王传福十分争气,成功迈进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大门。

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后,王传福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主修材料学。研究生毕业后,王传福留在该院301室工作。等到26岁时,年纪轻轻的王传福便已成了301室的副主任,捧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1993年,王传福命运的齿轮发生转动。那时,研究院与包钢集团合作推进一个项目,计划在深圳成立一家镍氢电池制造公司。鉴于王传福日常出色的工作表现,以及其研究领域与项目的高度相关性,他被委派到深圳比格电池公司担任总经理,前途一片光明。



▲比亚迪王传福,图源网络


来到深圳后,王传福看到不少商人们手持昂贵的大哥大。而售价两三万元的大哥大里面一块小小的镍镉电池就要卖上千块,这让技术派的王传福敏锐捕捉到了背后的商机,一个大胆计划在胸中酝酿,他随即决定利用自身优势切入电池行业。

之后,王传福毅然辞去众人眼中体面又稳定的工作,投身创业浪潮。然而,创业伊始,资金难题便如巨石般横亘在他面前。为解决这一困境,王传福曾找到来自新加坡的汇亚基金,试图寻求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但最终未能成功。

就在王传福一筹莫展之时,他找到了表哥吕向阳。 吕向阳此前在中国人民银行巢湖分行工作,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广东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对吕向阳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果断辞去稳定的工作,南下广东投身商海。

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吕向阳很快积累了可观财富。出于对表弟的信任,以及被王传福的专业见解和坚定信念所打动,吕向阳最终决定出资250万元,与王传福共同创立比亚迪。

在那个年代,250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据媒体报道,彼时吕向阳开玩笑地跟表弟说:“这些钱就当是投资,你要是成功了别忘记我这个表哥;要是没有成功,也没关系,大不了咱们从头再来! ”

2002年,王传福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当年7月,比亚迪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一时间风光无两。仅仅一年之后,王传福更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带领比亚迪昂首阔步地进入了汽车行业。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