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新能源车保费上涨背后:事故率高 保险连年亏损 | 温哥华财税中心


[保险相关] 新能源车保费上涨背后:事故率高 保险连年亏损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据《财联社》,随着小米 SU7交付一周年的到来,这款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但记者发现,个别车主反映续保费用过高,亦有车主遭遇了保险公司的“冷眼相对”。

事实上,不仅是小米SU7,新能源车由于各种原因,保费普遍比燃油车高出1.8倍,但保险公司的统计报告却显示,其针对新能源车的保险已连年亏损。


新能源车主遭投保“歧视”

《财联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小米SU7续保”的话题下,多位车主晒出了自己的账单,由于地区不同,其续保费用在4000-7000元不等,大多数用户的续保费用较首期保费有所降低。

不过也有与上述车主不同的情况。一位苏州的小米SU7车主晒出的保费账单表明,除交强险外,该车主还被附加了40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以及司机和乘客的车上人员责任险,费用高达10240元。

事实上,中国银保信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出约21%,其中,纯电车每年保费平均比燃油车多出1687元,大约相当于燃油车全年保费的1.8倍。

同时,报道中还提到,一位温州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自己作为第一批车主,已经到续保日期,但没有保险公司主动联系自己,自己主动询问,甚至被保司员工删除好友。”

财联社还采访了一位汽车保险员。该名工作人员坦言,由于“车险定价的数据模型比较复杂,价格浮动也比较大。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偏高,出险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很多保险员并不愿意接单。”

值得一提的事,小米的情况并非孤例。据《每日经济新闻》,小鹏P7的车主在一整年都没有出过险的情况下,续保时的价格却“莫名”增加了1600元,保险客服人员对此的解释是,“今年特斯拉、小鹏、蔚来的用户都是这样”。


《红星新闻》的报道中也提到,一位特斯拉车主其原本的车辆保险是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车损险合计6000元。如今按6000元下的订单,审核不过。业务员表示要买车上人员责任险(驾驶员和乘客),多加2000多元才通过。

该名车主的车由于一年行驶里程达到3.7万公里,还一度被保险公司“拒保”。“换了几家保险公司,投保审核都不过。”

中国新闻周刊》在去年也采访了一位比亚迪秦车主王先生。他表示,由于车辆出过险且行驶里程高,差点被保险公司拒保。


行业承保亏损高达67亿元,背后有四类因素

一边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险的“抱怨”,另一边,在保险行业人士看来,新能源车险目前并不是什么赚钱的项目。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06万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

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达4395元,较燃油车高出63%,保险行业承保亏损高达67亿元。

究其原因,精算师协会与中国银保信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维修成本较高、出险率较高、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使用性质错配和部分车险价格与车辆风险不匹配等情况。

在接受《界面新闻》的采访时,中国精算师协会分析,新能源汽车高赔付的背后,主要有四类因素。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