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寧德時代正式跌下神壇!只是現原形了?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寧德時代正式跌下神壇!只是現原形了?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3月14日晚,寧德時代發布了2024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0.13億元,同比下降9.7%,這是其自2018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營收負增長。

盡管如此,寧德時代歸母淨利潤仍達到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創下歷史新高,相當於平均每天盈利1.39億元。業績發布後,寧德時代還宣布將分紅253.72億元,占全年淨利潤的近50%。


這份"營收降、利潤增"的成績單的背後,是動力電池行業正面臨的深刻變革。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接近50%,行業正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競爭。

也就是說,寧德時代這個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寧王"也將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車企自研電池、產能過剩等多重挑戰。

為突破當前增長瓶頸,寧德時代正積極布局儲能業務、發力換電市場,並加速海外產能擴張,尋找下一個增長曲線。

01

寧德時代營收首次負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進入價格戰階段。

2024年,隨著全球電池產能擴張,疊加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陷入降價競爭。

寧德時代財報顯示,公司動力電池均價降至0.75元/wh,同比下滑25%;儲能均價為0.7元/wh,下滑29%。這種全行業的降價趨勢直接導致了公司營收的下滑。

好消息是,寧德時代成功將這一危機轉化為提升盈利能力的機會。公司憑借規模效應和供應鏈優勢有效降低了成本,毛利率從2023年的19.19%提升至24.44%。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系統的毛利率已經達到26.84%,首次超過動力電池系統的23.94%,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引擎。這也解釋了為何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寧德時代的淨利潤仍能增長15.01%。

銷量數據進一步顯示,行業已經步入了成熟期。

雖然寧德時代全年鋰電池出貨量達475GWh,同比增長21.79%,但增速已明顯放緩。SNE Research數據顯示,全球新能源車動力電池使用量同比增速已從2022年的71.8%降至2024年的27.2%。

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銷量增速也從2022年的107.97%下滑至2024年的18.85%,表明行業高速增長的紅利期已過。

價格戰的蔓延也導致寧德時代的市場主導地位受到挑戰,公司年報顯示,其在全球儲能電池市場的份額已從2022年的43.4%下降到2024年的36.5%。

這一下滑源於下游客戶為分散風險而主動培養多元化供應渠道。例如儲能系統集成商陽光電源開始扶持其他電芯供應商;高度依賴寧德時代的海博思創也已將采購比例從兩年前的98.56%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39.2%;

面對市場份額被侵蝕的風險,寧德時代在2024年轉變了營銷策略,首次大規模面向C端消費者刷“存在感”。

寧德時代在高鐵站、公共場所投放大量廣告,宣傳"選電車認准寧德時代電池"的口號,同時掌門人曾毓群頻繁公開亮相。


這一戰略轉變旨在通過影響終端消費者的選擇,間接維持與車企的議價能力,構建行業領導者的品牌形象。

02

面對動力電池市場增速放緩和價格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寧德時代正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



財報顯示,寧德時代2024年研發投入186.1億元,研發團隊規模突破2萬人,擁有授權及在申請專利4.34萬項。

寧德時代不僅在現有液態鋰電池技術上持續迭代,還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下一代技術,力求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地位。

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寧德時代開始推動商業模式的創新轉型。2024年底,公司發布了"巧克力換電方案"和"磐石底盤方案",試圖從單純的電池供應商向下游汽車產業鏈延伸。


這一轉變的核心是由"賣產品"向"賣服務"過渡,通過換電服務和底盤集成解決方案,建立更緊密的客戶黏性,突破傳統電池供應商的發展瓶頸。

今年3月,寧德時代與蔚來汽車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共建全球最大換電網絡,並提出"2025年建設1000座換電站"的目標。這一布局雖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有望為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服務收入。

與此同時,全球化布局成為寧德時代應對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重要戰略。

2月11日,寧德時代正式向港股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至少50億美元,其中60%將用於海外擴張。

招股書還顯示,寧德時代海外市場營收已占總營收的三成,具備較好的國際化基礎。目前,公司已在德國投產電池工廠,在匈牙利投資73.4億歐元建設年產100GWh的大型工廠,並與Stellantis合資在西班牙建設產能為50GWh的電池工廠。

為確保全球供應鏈安全,寧德時代還主動布局上游資源,在玻利維亞投資10億美元開發烏尤尼鹽沼鋰礦。

然而,寧德時代的多元化轉型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電池價格下行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根據機構預測,2025年碳酸鋰價格將維持在7-12萬元/噸的低位區間,電池降價壓力仍將持續。

其次,車企加速自研電池的趨勢日益明顯。廣汽計劃在2026年推出全固態電池車型,長安汽車推出"金鍾罩"電池,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裝機量增長率已超過寧德時代。

盡管挑戰重重,寧德時代仍擁有充足的資源應對轉型壓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貨幣資金高達3035.12億元,經營現金流淨額近千億元,財務實力雄厚。

未來,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的逐步成熟,動力電池行業競爭格局有望被重塑。換電業務的普及與跨品牌標准化推進,也可能革新新能源補能方式,行業走向仍尚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寧德時代作為行業領導者,正處關鍵戰略轉折點,其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的成效,既關乎自身發展,也影響全球新能源產業走向。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