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貸款] 利率低至2.4%! 銀行拼命借錢讓人消費 什麼信號?
比起前兩者,發貸款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盡管在很多人樸素的邏輯裡,在經濟前景還不太明朗的時候,主動加杠杆貸款去消費,並不明智。
央行披露的兩項數據印證了這一點:現在的人們,還在拼命存款。
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专题)存款增加6.4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5.73萬億元,僅2月份住戶存款就增加3.2萬億元;
貸款則顯得疲軟:
2月居民貸款減少了3891億元,其中居民短期貸款減少2741億元,雖同比少減2127億元,但1-2月合計仍同比多減1898億元。
存款增加,貸款減少,說明居民對於未來預期轉弱,消費和投資的意願下降。
普遍的避險情緒下,要扭轉預期,國家必須給貸款端“上強度”才行。
對於很多銀行來說,推銷消費貸也有充分的理由:這是一門“薄利多銷”的買賣,而且有助於銀行轉化一些不良資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升至3.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6%,其中信用卡、個人消費貸、個人經營貸等不良貸款余額增幅較大。
在此背景下,銀行密集轉讓手頭不良資產,迫切出清。據銀登中心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額達到1100億至1300億元,這一規模遠高於去年同期水平。
消費貸雖然原則上是只能用來消費,但從實際操作上,能給很多即將陷入債務困境的人起到紓困效果:
說明白點,就是銀行再借一筆錢給你防止你逾期,而且利率還要比之前低很多。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個人的“債務置換”。

接下來一段時間,依靠利息差進行套利的貸款中介,也許會成為一門生意。
不過,消費貸的低利率,其實暗含著長期的債務陷阱。不少銀行的優惠政策,都限定了必須是“第一次借款”,如果後續還想續貸或者加杠杆,那利率就要往上浮動了。
考慮到消費貸普遍的還款周期在2-3年左右,如果堅持一直借,消費貸利率水漲船高的速度會非常快。按照現行的法規,金融借款年利率最高可達到24%左右。屆時需要償還的利息,恐怕是個很大的數字。
一切命運中的饋贈,都早已標好了價格。出來混,總是要還錢的。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