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是誰挑起了俄烏戰爭?普京、澤連斯基還是拜登?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拜登] 是誰挑起了俄烏戰爭?普京、澤連斯基還是拜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先聲明一點:我不是俄粉,也無意為普京的侵略行徑辯護。俄羅斯的戰爭罪行有目共睹,無需贅言。然而,我實在看不下去簡中圈那些學者、大V和自詡高明的“專家”,他們造謠生事,為澤連斯基塗脂抹粉,把他捧成聖人,恨不得將所有罪責一股腦推給普京。這些人煽動情緒、編織單邊敘事,只因這比講述事實更能蹭流量、賺利益。他們的真實目的無非是博眼球、謀私利,而非追求真相。今天,我們就用事實揭開他們的面具,看看這群“公知”如何在鐵證面前自取其辱。

俄烏戰爭自2022年爆發以來,網絡上的爭論從未停歇。簡中圈的學者、教授、專家、公知乃至大V們幾乎異口同聲,將戰爭的罪魁禍首指向普京,指責他“挑起侵略戰爭”,並以各種頭頭是道的分析自詡高瞻遠矚。然而,真相果真如此簡單嗎?艾倫·J·庫珀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軍事戰略與沖突管理領域的權威專家,在其文章《可悲的是,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是正確的》中,以詳實的歷史證據和冷靜的分析,撕下了西方敘事和簡中圈“專家”們的面具,揭示了戰爭責任的復雜真相。讓我們用事實說話,看看這些自以為是的“學富五車”之輩,如何在庫珀曼教授的鐵證面前啞口無言。

此文來自逢川必反的左媒《國會山報》,能如此放下身段肯定川普並說出俄烏戰爭的真相,這是破天荒頭一回。目前簡中圈裡所有反川黑川的觀點與資料基本都能在此媒找到背影與出處。文章《可悲的是,川普在烏克蘭問題上是正確的》全文在本期公眾號,隨此文一同發布。


戰爭的開端:烏克蘭右翼武裝的“導火索”

簡中圈的“專家”們常將俄烏戰爭的起點定為2022年2月24日普京的全面入侵,卻對戰爭的深層根源視而不見。庫珀曼教授指出,早在2014年,烏克蘭內部的暴力事件就為沖突埋下了伏筆。他寫道:“正如最近大量法醫證據所證實,甚至基輔法院也確認,正是烏克蘭右翼武裝分子在2014年發動了暴力事件,並激怒了俄羅斯首次入侵包括克裡米亞在內的烏克蘭東南部地區。”當時,烏克蘭親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在2010年通過“自由公正的選舉”上台,得到東南部俄羅斯族人支持。2013年,他選擇與俄羅斯而非歐洲經濟合作,引發基輔Maidan廣場的抗議。盡管抗議最初和平進行,但“2014年2月中旬總統最終做出重大讓步,此後他們基本撤離”,局勢本可緩和。然而,“俯瞰廣場的右翼武裝分子開始向烏克蘭警察和剩余的抗議者開槍。警察向武裝分子開槍還擊,武裝分子隨後謊稱警察殺死了手無寸鐵的抗議者。”這一謊言點燃了烏克蘭人的怒火,“他們湧入首都,趕走了總統,後者逃往俄羅斯尋求庇護。”


普京的回應是入侵克裡米亞並支持頓巴斯分裂分子。庫珀曼教授明確寫道:“雖然這個背景故事並不能為俄羅斯的入侵提供正當理由,但它解釋了俄羅斯的入侵並非‘無緣無故’。”簡中圈的“專家”們,你們口口聲聲說普京“無端侵略”,可曾提及這“法醫證據”和“基輔法院”的判決?你們的高談闊論,是否故意忽略了烏克蘭右翼武裝挑起暴力的事實?庫珀曼教授用權威數據打臉你們的片面敘事:戰爭的種子早在2014年就由烏克蘭內部埋下,而非普京憑空捏造。


澤連斯基的“背信棄義”與挑釁

簡中圈的學者常將澤連斯基塑造成無辜受害者,卻對他的政策失誤閉口不談。庫珀曼教授揭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違反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尋求北約軍事援助和加入北約,這助長了戰爭的蔓延。”明斯克1和2協議(2014-2015年)旨在通過給予頓巴斯有限自治結束沖突,普京認為這“足以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成為北約的軍事基地”。然而,“烏克蘭七年來一直拒絕履行這一承諾”。澤連斯基更是在“2019年的競選中承諾最終實施該協議以防止進一步的戰爭”,卻“在贏得選舉後食言了,顯然他更擔心的不是戰爭風險,而是在俄羅斯面前顯得軟弱”。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