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美股"脆斷式"的波動仍會反覆出現

出於日益增強的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心,美國股市再次經歷了“黑色星期一”的震蕩。實際上,在此之前的3月7日,美股三大指數就已經集體收跌。3月10日,這一勢頭進一步加劇,截至收盤,納指下跌4%,創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且已經從去年12月16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接近14%;道指收跌近2.1%,抹平去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的全部漲幅;標普500指數下跌2.7%,並已經從2月19日創下的歷史新高下跌8.7%。3月11日,美股仍然持續下跌,但跌幅已大幅收窄,表明市場情緒已經得到舒緩,但信心並沒有恢復。
引發美股大跌的導火索還在於川普。美國總統川普3月9日拒絕排除加徵關稅等經濟政策引發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川普當天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采訪,當被問及是否預期美國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時,川普稱他“不願預測這樣的事情”。
他表示,“現在是一個過渡期,因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大。我們正在把財富帶回美國,這是一件大事。”川普的談話在市場看來,實際上相當於承認了其經濟政策可能帶來衰退,並將承受這一結果。實際上,在此之前,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已經開始蔓延,標普500指數在此前一周已下跌3.1%,同時,商界領袖因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川普的談話引起恐慌,讓本來就擔心美國衰退風險的投資者加快拋售。

如果我們以標普500指數來看,美股已經跌至去年9月以來未見的低位。(Investing.com網站截圖)
實際上,美國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顯著放緩,從前一季度的3.1%回落至2.3%。美國亞特蘭大聯儲銀行3月6日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美國今年一季度GDP預計將收縮2.4%。當然,川普將目前美國經濟的疲態歸因於“拜登經濟學”,此前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談到,盡管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良好且失業率較低,但利率波動、粘性通脹以及就業增長對公共部門的依賴阻礙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安邦智庫的資深研究學者同樣指出這一點,其認為美國經濟的表現與上屆政府有關,現在只要強調“恢復”,那就必然會出現緊縮和調整。
雖然導火索不同,但與去年8月份的市場動蕩的演變情況類似,目前美股的波動迅速蔓延到全球市場。隔夜日本股市3月11日開盤大跌,跌幅一度超過千點,創出年內最大跌幅,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跌0.64%,東證指數跌1.11%。3月11日,泛歐STOXX600指數下跌1.7%,連續第四個交易日收低,這是去年12月以來的最長一輪連跌。當日,德國DAX指數收跌1.29%,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挫1.21%,法國CAC-40指數收低1.31%。不過,從3月12日的情況來看,市場正在恢復穩定。這種突變的情況其實和去年類似,日本央行的意外加息誘發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股災,也間接促使美聯儲提前開啟降息步伐。從根源上來看,其實都是對於美國經濟“硬著陸”的擔心。就此而言,在美國經濟遭受各種沖擊的情況下,這種“脆斷”式的波動,如安邦智庫的資深學者所言,還是會不斷出現。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