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 暴跌的勞力士,批量制造失意中年人
然而幾個月過去,這只表一直沒能賣出去,到了2023年7月,他不得不以235萬元的價格將其出手。
一買一賣,直接虧損150萬元,相當於跌掉一台保時捷。
類似的情況仍在發生,香港一位炒家以每只虧損20萬港幣的價格一次性拋售六只同款勞力士,總共虧損120萬。
讓人不禁想問一句:
昔日的保值神器,怎麼一下子就跌了這麼多?
一方面,是因為勞力士們的消費者正在捂緊錢包。
瑞士鍾表工業聯合會分析稱,全球經濟形勢波動、奢侈品消費意願減弱,是需求萎縮的主因。
可就在名表需求萎縮的大背景下,勞力士卻在逆勢增產。
自2022年起,勞力士供應量開始大增,年產量上漲20萬塊。
原本千金難求的勞力士,稀缺性就此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二手市場的價格。
雖然勞力士的價格仍然高於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范圍,但無論多麼細微的價格變化在投資者眼中都意味著雪崩前兆。
隨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焦慮財富縮水的高淨值人群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與風險較大的奢侈品相比,他們更傾向於將資金投入黃金、國債這樣的避險資產。
同樣的三十萬,之前可以用來買表當做船票儲備,但現在可能會拆分成多元的結構化投資組合,來保障資產穩步增長。
《2024中國高淨值人群品牌傾向報告》顯示,黃金成為最受高淨值人群青睞的投資選擇。
同時,海外報告也表明,全球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中,股票證券和固定收益投資位居前兩位。

在有錢人的投資風向標裡,勞力士的優先級不再穩居高位。
他們發現曾經被篤定能抗通脹、可理財且永不下跌的勞力士,沒有抵抗風險的絕對能力。
對於有錢人而言,這或許只是資產配置版圖上一次細微的調整,無關痛癢。但在更廣闊的視野下,它卻在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市場的無常。
人們似乎永遠都在財富保值增值的執念裡,追逐著下一個能讓人安心的東西。但卻無法料到:
下一個跌落神壇的會是什麼。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