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 成箱加密硬盤,被查女廳官藏有327枚比特幣
近日,據貴州省紀委監委消息: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原局長景亞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貴州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有媒體爆料,景亞萍被查時,在其辦公室搜出成箱加密硬盤,數據恢復後發現竟藏著327枚比特幣,而據傳其在職期間曾使用政府雲計算資源私挖比特幣。
信息的真偽還待進一步驗證實,讓我們靜待官方的通報。
但是,隨著虛擬貨幣的快速發展,近年來“貪腐+虛擬貨幣”犯罪時有發生。
“貪腐+虛擬貨幣”犯罪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貪污、行受賄等犯罪活動,正在越來越多的涉及虛擬貨幣,我們搜集了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參考。
官方明確披露的首例虛擬貨幣腐敗案件
2025年2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文章《防治金融信息系統建設廉潔風險》,披露了紀檢機關查處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的細節。這也是紀委監委首次官方通報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的案例。
據悉,姚前一直以“懂技術”自居,近年來經常就區塊鏈、虛擬貨幣、加密貨幣等話題發表見解,並出版多本專著,曾被譽為國內官員中懂區塊鏈的“第一人”。在職期間,其利用職權為特定科技服務商提供項目承攬、資金撥付等便利,收受虛擬貨幣作為賄賂。2024年11月,姚前被開除黨籍、公職。通報明確指出,他利用虛擬貨幣等進行權錢交易。

景亞萍
首例省部級領導因“挖礦”被嚴肅處理案件
2021年11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公告,江西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肖毅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指出,他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出現嚴重偏差,違背新發展理念,濫用職權引進和支持企業從事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違規舉債上項目、搞建設,造成惡劣影響。
據知情人透露,肖毅在任期間,疑似收受賄賂超過8000枚比特幣。當時,在公開信息中,省部級領導因涉及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受到嚴肅處理,尚屬首例。
北京首例金融監管官員涉虛擬貨幣洗錢案
2023年4月26日,據北京市紀委監委消息: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郝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
2025年2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布郝剛案判決細節,揭開了其利用比特幣洗錢的重重黑幕。據悉,其利用分管金融監管、地方金融機構審批的職權,為多家企業違規“開綠燈”,收受現金、房產等財物超千萬元。他通過配偶的關聯公司,為某比特幣挖礦企業高管解除“邊控”(邊境控制),直接參與虛擬貨幣洗錢鏈條,將贓款轉移至境外。
該案的標志性特征,在於其將傳統貪腐與虛擬貨幣犯罪結合,形成“受賄-洗錢”閉環:1)通過配偶控制的空殼公司接收贓款,制造虛假貿易的假象;2)將人民幣兌換為比特幣,並將資金轉移至海外賬戶;3)借助“礦企高管”資源,通過混幣服務、多層錢包跳轉,切斷資金流向。
監守自盜,辦案民警轉走涉案虛擬貨幣
某公安局民警顏某某,於2019年辦理某組織領導傳銷案時,利用職務之便,接觸到被羈押犯罪嫌疑人的手機和電腦,偷偷記下虛擬貨幣賬戶和密鑰,並刪除手機中的相關信息。隨後,他將犯罪嫌疑人賬戶裡價值高達2098萬的虛擬貨幣轉到自己賬戶,部分變現33萬多元,又用其中20多萬元重新購買虛擬貨幣。雖然他在聽說專案組清查時,將部分未賣出的虛擬貨幣轉回,但仍無法逃脫法律制裁。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