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哪吒》背後的明星收入與資本觀念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深夜八卦] 《哪吒》背後的明星收入與資本觀念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要想更多的人進電影院,就需要更多更好的電影、更多的大制作,這需要運作良好的金融機制支撐,而這又必然帶來明星的高收入。

文丨FT中文網專欄作家 劉遠舉


《哪吒之魔童鬧海》持續火爆,累計票房已超越《獅子王》,成為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亞洲電影。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源於它的品質,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它也源於中國的超大市場規模。

一、

1986年,邵氏電影公司的重要支柱,導演張徹來到大陸後,推出了電影《大上海1937》。這部影片改編自抗日戰爭中杜月笙的學生林懷部,設計消滅漢奸張嘯林的真實事件。這部電影以動作戲著稱,被稱為“暴力美學的巨作”,對於當時的大陸觀眾而言,這很新鮮。當時,觀影人數達到4.1億,發行收益達到3010萬。如果按現在的50元票價計算,那就是200億左右的票房。不過,對香港觀眾而言,或許是見多了,這部電影表現平平,在香港票房僅超過200萬元。




1982年,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在大陸橫空出世,各地電影院座無虛席,觀眾排隊買票,很多人反復觀看,三刷五刷,甚至十刷。根據中國電影發行公司檔案中最後一次統計記錄,上映2年8個月的數據統計為:累計人次破5億,票房為1.02億元。如果按人頭計算,換到現在,人均50元,就是250億票房。


少林寺的票價,折算下來,人均2毛錢。80年代,普通工人的月薪大約在二十多元,2毛錢的電影票價,雖然不能說很便宜,但也不貴。正因為《少林寺》價廉物美,觀眾才會絡繹不絕。



根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總票房達95.10億元,觀影總人次1.87億,總場次346.8萬場,平均票價50.8元。比票價的絕對數值沒有太大意義,價格要與收入相比。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