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DeepSeek引發美股暴跌,它真能改變國運?
中國媒體稱為人工智能界的拼多多,因為拼多多也並不是發明互聯網和電商的那個人。
那麼,美股和西方科技界為何如此受到震動呢?就連特朗普(专题)今天都專門發表講話,認為美國科技界應當警醒和加油了。
這是因為,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堆積算力”的路徑,也就是說,美國AI巨頭們認定的那個靠錢、靠更高算力芯片才能堆出來的更好的模型,不需要那麼高昂的門檻了。
還要考慮到,DeepSeek用的是英偉達的低端芯片A100做出來的——在美國管控之前囤積了5萬塊這個型號的芯片。
所以問題就來了:英偉達的芯片是不是過度超前了?尤其是高端芯片還賣得動嗎?既然便宜的芯片能搞定,全世界幹嘛還要買英偉達的最高科技芯片呢?
要知道,英偉達目前的估值已經超過英國法國兩國股市的總和,十分驚人。支撐如此高估值的未來產業,則是他們的黑科技——BlackWell芯片。但是,如果全世界不需要這麼高性能的芯片了,那麼英偉達的故事可能就講不下去了。
不光是英偉達,還有台積電等很多能制造高端芯片的企業都會受影響,所以周一台積電也暴跌。甚至為人工智能提供核電的概念股都隨之暴跌,因為電力是否需要那麼多也面臨重估。
但是,我們能就此得出結論:DeepSeek幹翻了西方的科技嗎?在目前網絡的極度狂熱下,很多人已經喊出了“扭轉國運”、“打敗西方”這樣的口號,認為DeepSeek會讓中國徹底戰勝西方。
對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言論,我就問一句:DeepSeek是不打算再用英偉達的芯片了嗎?
事實上,就連DeepSeek自己的官方聲明,都說了希望英偉達能繼續提供芯片,以方便他們解決依然存在的一些障礙和問題。
DeepSeek的基礎算法,也還是基於美國公司Meta的模型Llama的算法,這又怎麼談得上“徹底戰勝西方”。
在科技當中有個說法,核心的科技是“從0到1”,而衍生的科技是從“1到100”,那麼DeepSeek所完成的工作仍然不屬於0到1,還是在1到100這個應用端。
就更不要說DeepSeek發布消息之前,“剛剛好”對英偉達進行了做空,這一次恐怕又是大賺特賺。這個在A股做量化交易的公司,對於投資獲利的重視其實高於科技本身。
另外,DeepSeek到底用了多少成本訓練出來的R1,真的只有550萬美元嗎?這一點現在也飽受質疑。

那麼美國人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當年蘇聯先於美國發射衛星,這個“衛星時刻”引起了美國的舉國震動。人們紛紛墮入了嚴重的挫敗感,因為蘇聯這個“一生之敵”,竟然在最關鍵的領域領先於美國了。
美國人有過三次認為蘇聯要戰勝美國的時刻,第一次是大蕭條時期,第二次是衛星時刻,第三次是滯脹經濟時期。但這三次,都被美國靈活的政策、科技的進步、自由的企業發展而扳回來。
這次DeepSeek盡管引起了美股暴跌,美國人也深感恐懼,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在質問:我們的大科技公司到底在幹嘛?為什麼人家拿著鐵鋤頭就能鋤出金子,而你們卻說需要有金鏟子才行?
另外就是贊美,我看到的大部分媒體聲音,都是對DeepSeek的贊美。在這一點上,西方人很理性,他們會讓科技話題歸於科技。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這也是為什麼DeepSeek被那麼,美股和西方科技界為何如此受到震動呢?就連特朗普(专题)今天都專門發表講話,認為美國科技界應當警醒和加油了。
這是因為,DeepSeek的出現,打破了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堆積算力”的路徑,也就是說,美國AI巨頭們認定的那個靠錢、靠更高算力芯片才能堆出來的更好的模型,不需要那麼高昂的門檻了。
還要考慮到,DeepSeek用的是英偉達的低端芯片A100做出來的——在美國管控之前囤積了5萬塊這個型號的芯片。
所以問題就來了:英偉達的芯片是不是過度超前了?尤其是高端芯片還賣得動嗎?既然便宜的芯片能搞定,全世界幹嘛還要買英偉達的最高科技芯片呢?
要知道,英偉達目前的估值已經超過英國法國兩國股市的總和,十分驚人。支撐如此高估值的未來產業,則是他們的黑科技——BlackWell芯片。但是,如果全世界不需要這麼高性能的芯片了,那麼英偉達的故事可能就講不下去了。
不光是英偉達,還有台積電等很多能制造高端芯片的企業都會受影響,所以周一台積電也暴跌。甚至為人工智能提供核電的概念股都隨之暴跌,因為電力是否需要那麼多也面臨重估。
但是,我們能就此得出結論:DeepSeek幹翻了西方的科技嗎?在目前網絡的極度狂熱下,很多人已經喊出了“扭轉國運”、“打敗西方”這樣的口號,認為DeepSeek會讓中國徹底戰勝西方。
對這種狂熱的民族主義言論,我就問一句:DeepSeek是不打算再用英偉達的芯片了嗎?
事實上,就連DeepSeek自己的官方聲明,都說了希望英偉達能繼續提供芯片,以方便他們解決依然存在的一些障礙和問題。
DeepSeek的基礎算法,也還是基於美國公司Meta的模型Llama的算法,這又怎麼談得上“徹底戰勝西方”。
在科技當中有個說法,核心的科技是“從0到1”,而衍生的科技是從“1到100”,那麼DeepSeek所完成的工作仍然不屬於0到1,還是在1到100這個應用端。
就更不要說DeepSeek發布消息之前,“剛剛好”對英偉達進行了做空,這一次恐怕又是大賺特賺。這個在A股做量化交易的公司,對於投資獲利的重視其實高於科技本身。
另外,DeepSeek到底用了多少成本訓練出來的R1,真的只有550萬美元嗎?這一點現在也飽受質疑。

那麼美國人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當年蘇聯先於美國發射衛星,這個“衛星時刻”引起了美國的舉國震動。人們紛紛墮入了嚴重的挫敗感,因為蘇聯這個“一生之敵”,竟然在最關鍵的領域領先於美國了。
美國人有過三次認為蘇聯要戰勝美國的時刻,第一次是大蕭條時期,第二次是衛星時刻,第三次是滯脹經濟時期。但這三次,都被美國靈活的政策、科技的進步、自由的企業發展而扳回來。
這次DeepSeek盡管引起了美股暴跌,美國人也深感恐懼,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在質問:我們的大科技公司到底在幹嘛?為什麼人家拿著鐵鋤頭就能鋤出金子,而你們卻說需要有金鏟子才行?
另外就是贊美,我看到的大部分媒體聲音,都是對DeepSeek的贊美。在這一點上,西方人很理性,他們會讓科技話題歸於科技。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