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美國最後通牒 香港面臨存亡考驗
俄羅斯的金融交易設置了多項禁令。由於中國政府並未參與相關制裁,導致香港的金融機構陷入困境。據日本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一名高官本月在香港和多家主要銀行的代表會面,警告他們不要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舉措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構成嚴峻挑戰。
專程到香港的傑西·貝克是美國財政部負責打擊亞洲和中東地區反恐融資和金融犯罪的副助理部長。據《日經亞洲》報道,貝克與匯豐(HSBC)、渣打(Standard Chartered)、中國銀行(香港)等銀行代表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官員會面,討論美國可能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要求各銀行不要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報道指,美國財政部近年來已三次訪港,針對香港金融機構與俄羅斯的關系施壓。
前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表示,美方的警告直指香港協助俄羅斯逃避國際制裁的行為,等同向港府及相關金融機構發出最後通牒。
劉夢熊說:“如果沒有其事的話,我相信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金管局老早就出來聲明,沒有這回事。它們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就等於是默認了。”他認為,這一警告直指香港協助俄羅斯逃避國際制裁的行為。
美國國會議員近期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香港銀行被指協助俄羅斯洗錢等問題向美國財政部施加壓力。上個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的共和、民主兩黨領袖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敦促重新評估與香港銀行業的關系。他們認為,香港已成為洗錢及規避制裁的樞紐,包括為俄羅斯提供受管制的西方技術轉口服務,以及管理涉及與朝鮮非法貿易的船只。
信中說,去年出口至俄羅斯的香港商品中,近四成屬於美國和歐洲制定的“常見高優先級物項清單”,包括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的半導體及其他科技產品。信件形容,香港已從一個受信賴的全球金融中心,逐漸轉變為協助中國、伊朗、俄羅斯及朝鮮等威權軸心的關鍵參與者。議員要求財政部派代表向委員會報告當前美國與香港銀行業的關系,並說明財政部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打擊利用香港金融系統進行洗錢及規避制裁的行為。
地緣政治下港銀行兩面不是人
劉夢熊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既無法違背中央對俄羅斯的立場,又難以忽視西方制裁的“紅線”。這使香港金融機構面臨兩難局面。
“幾家發鈔銀行和香港金管局在俄羅斯的事情上,不能違背中央對俄羅斯的定調,跟俄羅斯進行切割,但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從屬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央沒有跟俄羅斯切割。你香港是否要跟俄羅斯切割?這就造成結構性的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他說。
劉夢熊擔心,若港府進一步觸怒美國,有可能被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貝克與香港的銀行代表會面內容已反映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岌岌可危。
他警告說:“美元是國際流通的貨幣。歐元、英鎊、日圓可以自由兌換美元。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作為結算手段。現在美國國會也提出,要把香港踢出獨立關稅區地位。(若成為事實)香港作為自由港所享受的區別對待和特殊待遇就會沒有了。香港最重要的轉口貿易優勢也就煙消雲散了。一旦被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就沒了,完全成為內地一國一制的普通城市。香港也將失去過去多年來作為中國內地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聯系的橋梁和紐帶通道的作用。”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尋求香港仲裁服務的俄羅斯企業數量顯著增加。根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2023年的數據顯示,來自俄羅斯的仲裁案件首次躋身十大來源國,其中三分之一為去年新提交的案件。在香港仲裁中心去年處理的125億美元爭議金額中,約15%與俄羅斯相關。中國財經評論員樓弟(化名)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在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壓力下,俄羅斯企業的處境十分艱難,而實施普通法的香港則成為它們規避制裁的“避風港”。
樓弟說:“今年10月, 匯豐控股突然宣布重組,預計明年生效,包括簡化地域設置為‘東部市場’和‘西部市場’。‘東部市場’涵蓋亞洲及中東,‘西部市場’則主力發展企業銀行業務。匯控此舉正是要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西方國家近年來對涉及專程到香港的傑西·貝克是美國財政部負責打擊亞洲和中東地區反恐融資和金融犯罪的副助理部長。據《日經亞洲》報道,貝克與匯豐(HSBC)、渣打(Standard Chartered)、中國銀行(香港)等銀行代表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官員會面,討論美國可能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要求各銀行不要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報道指,美國財政部近年來已三次訪港,針對香港金融機構與俄羅斯的關系施壓。
前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表示,美方的警告直指香港協助俄羅斯逃避國際制裁的行為,等同向港府及相關金融機構發出最後通牒。
劉夢熊說:“如果沒有其事的話,我相信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香港金管局老早就出來聲明,沒有這回事。它們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就等於是默認了。”他認為,這一警告直指香港協助俄羅斯逃避國際制裁的行為。
美國國會議員近期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香港銀行被指協助俄羅斯洗錢等問題向美國財政部施加壓力。上個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的共和、民主兩黨領袖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敦促重新評估與香港銀行業的關系。他們認為,香港已成為洗錢及規避制裁的樞紐,包括為俄羅斯提供受管制的西方技術轉口服務,以及管理涉及與朝鮮非法貿易的船只。
信中說,去年出口至俄羅斯的香港商品中,近四成屬於美國和歐洲制定的“常見高優先級物項清單”,包括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使用的半導體及其他科技產品。信件形容,香港已從一個受信賴的全球金融中心,逐漸轉變為協助中國、伊朗、俄羅斯及朝鮮等威權軸心的關鍵參與者。議員要求財政部派代表向委員會報告當前美國與香港銀行業的關系,並說明財政部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打擊利用香港金融系統進行洗錢及規避制裁的行為。
地緣政治下港銀行兩面不是人
劉夢熊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既無法違背中央對俄羅斯的立場,又難以忽視西方制裁的“紅線”。這使香港金融機構面臨兩難局面。
“幾家發鈔銀行和香港金管局在俄羅斯的事情上,不能違背中央對俄羅斯的定調,跟俄羅斯進行切割,但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從屬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央沒有跟俄羅斯切割。你香港是否要跟俄羅斯切割?這就造成結構性的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他說。
劉夢熊擔心,若港府進一步觸怒美國,有可能被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貝克與香港的銀行代表會面內容已反映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岌岌可危。
他警告說:“美元是國際流通的貨幣。歐元、英鎊、日圓可以自由兌換美元。在國際貿易過程中作為結算手段。現在美國國會也提出,要把香港踢出獨立關稅區地位。(若成為事實)香港作為自由港所享受的區別對待和特殊待遇就會沒有了。香港最重要的轉口貿易優勢也就煙消雲散了。一旦被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就沒了,完全成為內地一國一制的普通城市。香港也將失去過去多年來作為中國內地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聯系的橋梁和紐帶通道的作用。”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尋求香港仲裁服務的俄羅斯企業數量顯著增加。根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2023年的數據顯示,來自俄羅斯的仲裁案件首次躋身十大來源國,其中三分之一為去年新提交的案件。在香港仲裁中心去年處理的125億美元爭議金額中,約15%與俄羅斯相關。中國財經評論員樓弟(化名)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在面對西方國家的制裁壓力下,俄羅斯企業的處境十分艱難,而實施普通法的香港則成為它們規避制裁的“避風港”。
樓弟說:“今年10月, 匯豐控股突然宣布重組,預計明年生效,包括簡化地域設置為‘東部市場’和‘西部市場’。‘東部市場’涵蓋亞洲及中東,‘西部市場’則主力發展企業銀行業務。匯控此舉正是要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