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 疯狂入市、回调震荡,看懂A股需要认清本质
在这个框架之下,如果要提高一个经济体的资产价格,只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让资产在未来创造更多的现金流。
比如,让房子的租售比变得更合理,让物业租金增长;让股票分红翻倍,让股市“铁公鸡”也能分红;或者让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或经营效率提升,创造更多的自由现金流。
显然,这些提升资产未来现金流的办法,要么指向了宏观层面的改革,要么指向了微观市场主体的创新,都是我们似曾相识的事物。
另一种方式是降低折现率。
折现率的本质是风险,如果风险越高,那么资产价格也就越低。在所有的风险之中,政策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因子。在估值的时候,波动即是风险,当政策波动过大,风险随即升高,折现率增大。最后,现金流折现之后的现值降低,资产也就不值钱。
全球投资者对一些欠发达经济体,如拉美、东南亚的资产进行估值时,就会增加政策不稳定带来的风险补偿,从而拉低其资产价格。相反,对于治理良好、政策稳定的经济体,则赋予较低的折现率,高估其资产价格。
显然,折现思维包含了经济领域很多重要的改革命题。从这种思维来审视中国资产的价格,远比过度关注货币供应量的波动,更有价值。
目前,中国经济各领域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政策的可预见性和及时性也有目共睹。
中国资产的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分享: |
注: | 在此页中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