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大跌之後是暴漲?英偉達波動性已超比特幣 | 溫哥華財稅中心


[比特幣] 大跌之後是暴漲?英偉達波動性已超比特幣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隔夜美股科技股迎來大反彈,英偉達大漲13%,博通大漲12%,阿斯麥ADR漲8.89%,高通收漲超8%。

此前發布的一眾財報均顯示出,芯片巨頭乘AI浪潮加速增長。AMD二季度業績表現出色,數據中心收入翻倍,AI芯片供不應求,季度收入超10億大關;台積電二季度業績也全面開花,銷售額、淨利潤、毛利率均超預期。

台積電首席執行官魏哲家表示,公司到2024年底將把先進芯片封裝技術CoWoS的產能提高一倍以上。然而,即便如此,台積電可能要到2025年或2026年才能滿足客戶實際需求。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則將2024年AI數據中心GPU收入預期,從此前的20億美元上調至45億美元以上。她還指出盡管下半年產能將有所提升,AI GPU的供應鏈在2025年前仍將“保持緊張”。

AI投資已成為一個生存問題

更重要的是,對於AI投資回報的擔憂可能忽視了一個關鍵點:

這不僅僅是關於特定AI功能帶來的增量收入,而是整個計算平台的重構,堪比20世紀80年代從大型機向個人電腦的轉變。在這個新的AI計算時代,每家公司都必須升級基礎設施以保持競爭力。

對企業而言,AI投資已成為一個生存問題,而非僅僅追求增量利潤。如果競爭對手能夠通過AI聊天機器人提供更好的客戶服務,或利用AI設計工具更快速、全面地開發產品,那麼不進行AI投資的企業將面臨嚴峻挑戰。


德意志銀行也在分析中指出:

到目前為止,收入主要局限於雲業務領域,企業在這一領域訓練和運行AI模型。


然而,在雲業務之外,投資回報的跡象更多是定性而非定量的,AI投資的回報還難以用具體數字衡量。

這些恰好呼應了科技巨頭們此前的表態,寧願過度投資也不願投資不足,因為科技行業的競爭落後就意味著“一無所有”。

Meta的CEO馬克·扎克伯格在一檔播客中指出:為了確保Meta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公司已經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英偉達的GPU,以開發和訓練先進的AI模型。因為落後的後果是,你在未來10到15年內,都會在最重要的技術上處於不利地位。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AI成本高,但投資不足的風險更大。谷歌可能在AI基礎設施上投資過多,主要包括購買英偉達的GPU。即使AI熱潮放緩,公司購買的數據中心和計算機芯片也可以用於其他用途。對我們來說,投資不足的風險遠遠大於投資過度的風險。

整體來看,最新一輪財報季的業績為AI熱潮提供了支撐,表明AI繁榮不僅未減退,反而可能正在加速。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