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English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加元搖搖欲墜 南邊今天還是不降息 | 溫哥華財稅中心


[加元走勢] 加元搖搖欲墜 南邊今天還是不降息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綜合)自加拿大央行上周最新降息以來,加拿大人可能已經注意到加元正在不斷貶值。



(網絡)


但美聯儲於今天 東部時間下午 2 點30分發布利率公告,可能影響加元在夏季剩余時間裡的表現。

華爾街已經普遍認為,美聯儲大概率會在9月會議上才降息。對於今天晚上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是:美聯儲在此次會議上,表達未來降息的意願有多強。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美聯儲決議措辭變化,尋找背後的蛛絲馬跡。

最新消息,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今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但他也暗示美國即將降息後,美國股市收高。

美國央行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記者表示:“可能會在九月份的會議上討論降息。”

消息一出,道指上漲 100 點,即 0.2%。標准普爾 500 指數上漲 1.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2.6%。

鮑威爾表示: 美國就業市場狀況良好,需求和供給更加平衡,經濟活動正在逐漸正常化至大流行前的水平。

但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周三表示,這種情況需要保持下去,因為“現在存在下行的風險”。



截至昨天周二,加元兌美元匯率略高於 72 美分,比一周前低約半美分,就在加拿大央行把基准利率再下調四分之一個百分點至 4.5%。

今天周三,受加拿大GDP數據好於預期的影響,最近疲軟的加元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




(來源:Yahoo Finance)

根據《全球新聞》的報道,BMO首席經濟學家道格·波特(Doug Porter)於周二上午在給客戶的一份簡短報告中表示,“加元正在試探過去20年來從未見過的低水平。”

他指出,自加拿大央行 6 月初開始降息以來,加元的價值已下跌 1.5%。最近唯一一次下跌的情況是 2016 年油價大幅下跌以及 2020 年 COVID-19 大流行初期。

波特指出,雖然加元兌美元匯率已經掙扎了一段時間,但最近的疲軟導致加元也落後於歐元、日元和英鎊。

加拿大央行的寬松政策利率,以及貨幣政策制定者的基調顯著變化,表明貨幣政策制定者考慮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降息,可能是加元疲軟的一個重要原因。

波特在談到未來進一步降息的暗示時表示:“毫無疑問,(加拿大央行)非常鴿派的立場正在開始削弱加幣。”

影響加元和美元匯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經濟鄰國央行各自的政策利率。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30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地產及投資版面的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請謹慎!
  • 加西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或許可,嚴禁轉載或摘錄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9 游客 [五.昔.自.篇] 2024-08-01 12:46
    10年同比:2014年,CAD/USD=1/0.8937;2024年,CAD/USD=1/0.7209.加幣跌了0.24元。經濟變好了嗎?答案不言自明。
    評論8 eflee 2024-08-01 11:22
    很快就要被迫快速降息了
    評論7 eflee 2024-08-01 11:22
    哈哈,老鮑失策了。加晚了,現在又降晚了
    評論6 Buswell牙牙 2024-08-01 10:35
    過早降息對通脹控制不利牙醫牙
    評論5 游客 [舅.專.尚.有] 2024-08-01 08:56
    加幣貶值,才會促進經濟。房市是政策問題,不許外國人買房,租客權力過大,無人願意繼續在加拿大投資
    評論4 游客 [所.幹.逞.求] 2024-07-31 17:37
    加拿大和美國不同,美國高科技產業是經濟支柱,加拿大房地產占經濟總量25%,當然要減息。
    評論3 游客 [五.昔.自.篇] 2024-07-31 11:51
    降息-》資金抽逃-》加元貶值-》物價上漲-》房價上漲-》有行無市-》經濟停滯?
    評論2 游客 [夫.玉.傳.作] 2024-07-31 11:38
    加幣貶值,大量資金外流,經濟慘淡,房事更是完蛋了
    評論1 游客 [夫.玉.傳.作] 2024-07-31 11:36
    為了保少數投機的操房客,把加拿大的經濟都賠進去廖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