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孩子自杀 遗书藏老师的"死局"

很多家长纷纷吐槽,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怎么能够强求他们一直老实坐着?
可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也很无奈。
放孩子出去,他们活动量是够了,可安全呢?
就在前段时间,新京报就报道过,学生课间玩闹意外受伤,家长一口气将所有涉事学生及家长、学校都告上法庭。

每发生一次这样的事,老师和学校就紧张一分。
他们无法时时刻刻看着每一个孩子,那就只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杜绝危险的发生。
还记得不久前很火的“子涵”梗吗?
因为蚊子咬了孩子一个包,家长对老师兴师问罪,在被别的家长吐槽后,还祭出了“那为什么没有咬别的小朋友”的经典问句。

聊天记录或许是个段子,但真实情况在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屡见不鲜。
在我孩子的班级群里,就遇到过这样的事。
老师在群里发了图片,表示这是课余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的孩子。
很快,就有家长说:老师,没有xxx;没看到xxx。
最后弄得老师也意兴阑珊。
既然是“积极主动”,没有自己孩子的照片,不正说明孩子不是积极主动的那部分吗?
可是对于家长来说,没有发,就是老师不公平、偏心,就要在群里指出你的问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