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3迹象 暗示家长管得太宽

作者|钱志亮
《被讨厌的勇气》里有这样一段话: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哪怕是紧密的亲子关系,也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忍不住干涉甚至担负起属于孩子的责任,孩子身上的问题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而父母本身,也在养育中活得十分辛苦。
我们经常听到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不省心,家里每天鸡飞狗跳,四个大人照顾孩子一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其实,不是孩子不省心,是我们不放心。
在这种“不放心”的心理作用之下,不自觉地苦了自己,也残忍地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掌控感。
如果孩子身上有这3个迹象,暗示你真的管得太宽了。
1
学习生活过于依赖大人的监督
大人管得太多,孩子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要你不在,孩子就“不乖”。
打个比方,你平常按时下班回家督促孩子做功课,孩子马马虎虎能准时完成。
但是只要你今天加个班,回家晚了,那在你加班这段时间里,孩子是绝不会自觉地坐在书桌前看书。
再比如:你平时对孩子玩手机的时间管得很严,可是如果家里今天特别忙,你无暇顾及孩子在做什么时,他就会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玩游戏,尽量不引起你的注意。
这些被过度管控的孩子,反而渐渐失去了自我管理能力。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训练》写道:
每一次父母通过用权力或权威去强迫一个孩子做事,他们就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律、为自我负责的机会。
他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17岁的少年,父母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少年在这种环境之下,变得特别依赖父母的督促:
“每当我父母不在身边时,我发现我不可能让自己离开电视前面的椅子。我已经习惯了他们逼我去做功课,当他们不在家时,我自己内心找不到任何力量,能够让我去做功课。”
没有了父母的他律,孩子也失去了自律。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