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一天花费上千元,究竟是谁在静修

快节奏的生活下,“发疯”的年轻人将目光移向了静修,一项或许可以达成“松弛感”的通路。
一方纸笔,一壶热茶,清幽院落中满是伏案抄经之人。
然而,这些人并非白发老者,也非寺中僧侣,而是在寺庙游的热潮下前往祈福的年轻人。
现如今,“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不只是段子,面是已经成为了现实。为逃离工作学业的烦扰、寻得精神寄托,年轻人涌向寺庙敬香祈福。
庙宇外,抄经、冥想、品茶等静修方式也逐渐浸入年轻人的生活。年轻人在城市中寻找清幽雅致之地,以求放松、疗愈、静心。

社交媒体中分享“寺院抄经”的年轻人。(图/小红书截图)

专注笔下,得以静心
“抄经”是一种定心的修行方式,在抄写的过程中,逐渐向内体察,内心逐渐得以宁静,被大量年轻人当作一种注重当下的自我疗愈。
为了调整在科研生活中的不稳定情绪,框员在今年9月初开始抄心经、听大悲咒,她调侃自己“听上去我好像要遁入空门了”。
框员今年刚升入研二,暑期刚换过硕士课题的她,对自己的研究进程十分焦虑。“我知道要马上开始做开题报告了,但是我自己的课题做得一塌糊涂。”她原本计划在暑假期间赶上科研进度,然而在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她没能顺利完成计划。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