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别人家孩子那么乖 我家的难搞
我们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第一,你觉得小莉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第二,你愿意跟小莉做朋友吗?
其实不管是在特质推理,还是在是否交往的问题上,抑制的孩子都是相对负性的。也就是他不管小莉是做了三件好事、一件坏事,还是做了一件好事、三件坏事,抑制型儿童的推理都是更偏消极的。

▲?Zhai et al.,accepted
这种相对消极的特质推理,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在社交中更回避。
七、信任实验
听下来好像抑制的孩子不太好,那是不是他们就没有优势了呢?也不能这么说。
我们又做了一个关于信任的研究。我们给孩子看了这样两张人脸,都是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让他们就是否信任从1到5分打分。

结果发现,抑制的孩子在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信任这件事上,会更加谨慎。在现实生活中,像预防诈骗、防止被拐卖的场景中,抑制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优势。
总结一下,趋近的孩子在自控力、坚持力方面会有比较突出的优势特点,也会表现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而抑制的孩子相对谨慎,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焦虑情绪。
八、面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孩子,管还是不管?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知道了孩子的气质是趋近还是抑制之后,我们要怎么应对呢?
我们再次邀请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到实验室。我们设置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叫自由玩耍。我们给了孩子一堆玩具,然后跟妈妈说,让孩子随便玩,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妈妈知道自己会被拍,所以刷手机的妈妈并不多。
你会发现,比如这个孩子在玩一个小乌龟玩具,有的妈妈就会说,你玩一下那个吧,那个更好玩。或者有的妈妈会说,你看一下,这个数字是几呀?她总想去教孩子。
你们觉得这个场景熟悉吗?这种行为在心理学里被称为控制行为。因为它不是孩子自发发起的,不是孩子主动问妈妈、妈妈给予回应;而是孩子原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妈妈强制干涉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这种行为叫做“管孩子”。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