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读大学 我被中国面孔给包围
哥特式建筑内,中国留学生谢骁坐在中国学生的包围圈里。在悉尼大学校园里,谢骁随处可以看到同胞们的身影。
最初留学在家上网课时,一门数据分析课上,黑眼睛黄皮肤的授课老师也是中国人,但在这所悉尼的高校内,他们按规矩不能用母语交流。
听着课,谢骁感慨,老师说英文带着浓重的中国口音。他试图向一位中国留学生解释作业的一个操作步骤,此刻已经用英文讲了几遍,那位中国学生还是不会操作。谢骁看着老师眉毛一点点皱紧,脑海冒出一个念头:他的中文已经到嘴边了。
最终,老师还是坚持用英文讲完了作业。
这发生在悉尼大学商学院课堂上的一幕,谢骁不觉新鲜。自3年前被悉尼大学商学院录取后,她搜索并加入了学院一门课程的中国留学生交流群。
500个名额的“一群”已满,她被拉入“二群”,后来群聊人满,组织者开了第三个500人群。谢骁那时意识到——小小的悉尼大学商学院里,可能有1000个中国学生。
上了半年多网课后,2021年年底,澳大利亚开放边境允许留学生入境。当谢骁第一次飞越到大洋彼岸求学,她发现自己被“空投”到了华人堆里。
商科几乎每门课都挤满了中国学生。在校园里和街道上随处都能听到中国话。有的课堂,只有人群中零星分散坐着的10位白人学生,和讲台上用英语授课的老师,暗示她此时正出国留学。
中国学生正在“占领”外国学校。近两三年来,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澳大利亚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有15.6万中国内地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在国际学生中占比为25%,排名第一。
常有留学生发现,置身偌大的教室,周遭全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留学生。部分课程,连授课教师都来自中国。除了做课堂展示作业、写论文要用英文外,用中文交流完全可行。一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发帖感慨,有一门课不仅台下坐满了中国同胞,老师都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的中国人。
于是,留学生们发明了“反向留学”一词,形容出国留学后,发现还是置身于同胞之间、中国文化之中的情况。
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中国留学生王亦然准备去参加文化与社会专业的2022年秋季新生见面会当天,推开阶梯教室的门,她看到教室里坐满了亚洲面孔的学生。后来读完一学期的课,王亦然和同学调侃:英国老师普通话都能得二甲了(普通话考试获二级甲等成绩)。
并非某年特例。2023年秋季开学,王亦然发现,拎着行李的中国学生“包围”了留学生公寓。学校周边的中国超市,挤满了置办用品的华人新生。耳边嗡嗡传来中国话,王亦然恍然有了回国的错觉。

图?| 悉尼大学迎新会
2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学历晋升意味着能争取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国内考研、国外留学成了许多奋进的年轻人追逐硕士头衔的两条路径。
王亦然国内二次考研失败后,在家人支持下申请出国留学。
和考研必须全身心投入不同,留学申请有庞大的产业链支撑。从筛选学校到撰写文书,都有专业中介辅助。王亦然没有花太多精力,就在中介的帮助下锁定目标院校,拿到了两所英国高校的offer。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