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Lipont Place力邦艺术港:活动场地租赁,拍摄场地租赁!

被《大梦》唱哭过的人,都是城市里的异类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你有多久没看过萤火虫了?

2008年的夏天,在广州工作了大半年的岜农回到广西南丹县岜岭屯,那是一个位于桂黔两省交界的山村,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的夏夜宁静漆黑,田间能看到不少萤火虫飞舞。

这勾起了岜农的童年记忆,他脑海里浮现了小时候跟小伙伴在田间捉萤火虫的画面,一边哼着大人教的那首童谣《萤火虫》——“你上天 雷劈你/你钻洞 蛇咬你/你下地 我保你……”


“我的小伙伴们长大了,都不在村子里了,就像萤火虫那般四处飞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自己的生活。”这便有了《乐队的夏天》第三季(下面都简称为《乐夏3》)总决赛里瓦依那乐队的最后一首歌《Rongh rib》(在壮语里是萤火虫的意思)——

“梦想总是在另一个地方/即使每年回家的时候/赚到的钱/刚够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稚嫩的童声合唱,伴随着竹筒琴和竹筒鼓,仿佛是从山间传来的呼唤,一如瓦依那音乐里一以贯之的简单纯粹,将所有人重新拉回稻花飘香的田间时光。



瓦依那乐队在《乐夏》总决赛里邀请了四个村里的儿童一起合唱。(图/受访者供图)

如果将朋友们比作田野间飞散的萤火虫,瓦依那乐队就是当中飞出又飞回的三只。他们低空飞行,轨道平行又交错,直到相聚回田间,再燃起了一道火光,照在水稻上,也照见了无数身在远方的人内心的荒野。


“也曾想知道山的那边有多远”

关于萤火虫的童年记忆,吉他手十八也有。他家住在桂林永福县的村里,他记得小时候人们一捉几百只放到玻璃瓶里做灯笼。他还记得,在河里有一种游得最快的鱼,叫白漂子,这种鱼神秘而自由,只要被捉到就会死掉。“我最羡慕的就是它们,即使用最干净的水,也养不活,我想它们只能活在自由里吧。”

这种自由的灵魂,也早早种在了主唱岜农的身上。


儿时放牛的山野、四周的山水、林间的花鸟草虫、阿公神奇的故事和阿妈的歌谣,都构成了他音乐源头的字句和图稿,也一直在滋养他的音乐品性。



广西村里的孩童嬉戏玩耍。(图/受访者供图)

在岜农的世界里,似乎自然万物都可以发声奏乐。小时候放牛,他跟着大人吹树叶,顺手摘下柳枝做柳哨,吹出鸟叫般的声音;稻秆也可以做成小喇叭;田里随手摘的一个野豌豆,它的壳也可以吹出音调。“我舅舅会拿一根竹子做成小笛子、吹响模仿鸟叫声逗秧鸡,它就会飞过来。”

后来岜农也搞了点小发明,《Rongh rib》里用到的竹筒琴就是。他在传统水竹琴的基础上多做了几根弦,弹的姿势刚好要将它放在肚脐的位置,于是取名叫“赛德”,在壮语里是脐带的意思,也有跟天连在一块的通道之意。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当前评论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加西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