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丈夫比錢學森厲害
人到晚年,無夫無女,孑然一身,本該是最孤獨的時候,但李佩的故事裡卻少有孤獨:
“我一點兒也不孤獨,腦子裡好些事。”
81歲那年,李佩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提起這個名字,現在很多人或許覺得陌生,或者不以為意,但在當時,那卻是所有人心中知識的聖堂。
從1998年到2011,總共舉辦了600多場,請的都是各個領域的“大腕”:理論物理和核物理學家黃祖洽;氫彈理論的開拓者之一何祚庥;中國經濟學界泰斗厲以寧....
從文學談到科學,從詩詞歌賦談到宇宙探索,從垃圾分類談到社區建設,從田野調查談到中美關系.....全部免費,有人感歎:
“也只有李佩先生能請得動各個領域最頂尖的腕兒。”
在日漸浮躁的時代,她為人們創造了關於知識的一方淨土。

直到94歲,體力實在不支,李佩才關閉論壇,卻仍堅持每周和學生開展研討會,並組織學生,包括她的學生,錢學森和郭永懷的學生,共同將錢學森在美發表的英語論文,翻譯成中文。
“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注意健康,過好每一天的生活,盡可能多為大家做一點事。太高的理想我做不到,我只能幫助周圍的朋友們,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一些。”

有人曾去她家拜訪,小小的屋子裡,幾乎沒有新家具。單人沙發是回國時父母補送的嫁妝,茶幾和鋼琴是她與郭永懷一起買的,如今都已顯出滄桑的痕跡。
以她當時的成就,本可以過上更富庶的生活,然而李佩的生活卻一如回國時的清簡。
2007年,她將全部積蓄60萬,分別捐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設立的郭永懷獎學金。
她說:“捐就是捐,要什麼儀式”,像是做了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一樣,捐完就結束了。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