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好色"出名的抗日將領活到103歲
他曾經是黃埔軍校裡的才子,更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但在抗戰史上,人們更多記住他的是他貪婪好色的形象,以及屢戰屢敗怕死的形象。
於是,人們給他們起了“好色將軍”、“飛將軍”的綽號。他就是抗戰時期擔任國軍第22軍軍長的孫元良。
2007年5月25日,孫元良在台灣逝世,享年103歲。隨著這位“最後一位黃埔英才”的離世,他過去搞笑的故事再次成為大眾茶余飯後談資。
孫將軍不善打仗,活到103歲,子孫後代卻前途無量。他的兒子是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知名的影視明星。
孫元良,祖籍浙江紹興,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華陽縣。孫元良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孫廷榮曾任清廷知府,早年家境頗為富裕。 1911年,城內巡邏軍兵變,孫家被洗劫一空。孫廷榮有六個兒子,第六個兒子67歲出生,這個兒子就是孫元良。
孫元良早年讀過私塾,成績優異。 1922年,孫元良考入東南大學附屬中學。兩年後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由於孫元良的高學歷,加上他相貌端莊,風度翩翩,在軍校開學典禮上,孫元良作為儀仗隊的一員,有幸會見了名譽校長孫先生。在黃埔第一批學生中,孫元良是蔣校長非常看重的學生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孫元良曾率部與日軍浴血奮戰。例如,“1月28日”淞滬抗日戰爭爆發時,時任第88師師長的孫元良率部抵御日軍在廟行一線的進攻; ” 8月13日淞滬會戰中,他他率部守住閘北陣地76天;主力撤退時,88師524團1營800壯士(實為加強營450人,外界稱為800壯士)受命指揮該團副手謝晉元,創造了孤軍守四行倉庫的驚世壯舉,為中國抗日贏得了世界輿論的支持。
雖然孫元良在抗戰時期立下過戰功。但是這些戰功並沒有掩蓋他的一些毛病。比如說,逃跑和好色。而孫元良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毛病,與他的出身不無關系。孫元良出生後不久,父親就去世了。後來,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由於缺乏父親的教導,又加上母親的寵愛,這讓孫元良養成了貪財好色的習慣。
有資料顯示,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有一些女大學生帶著慰問品前來88師慰問前方的戰士和軍官。孫元良看中了一位女大學生。為拉近距離,他把這位女大學生騙到自己的辦公室,講述自己的英勇事跡。之後,他還極力的勸說大學生留在部隊裡。後來,孫元良的舉止越來越過分,甚至動起手來。
就在此時,女大學生的叫聲引來了副師長的注意。副師長上前想要勸阻,孫元良卻仍然不依不饒,並大聲的說道:“自古英雄愛美人,自己在前線拼命打仗,讓美人陪伴自己怎麼了?”這是何等的強盜邏輯?難道你打仗就要讓別人的女孩陪他嗎?其實這還算過分。在後來的抵抗南京的戰斗中,孫元良更是做出了出格的舉動。
南京保衛戰中,孫元良甚至以養精蓄銳、恢復軍力為借口,暗地裡卻躲在煙花柳巷裡廝混。導致了軍隊群龍無首。再精銳的軍隊,沒有了主將,就像一盤散沙,也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結果,孫元良見失敗已經無法挽回,自己偷偷逃出了南京。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孫元良又多次自我主張逃跑。由於在戰爭中多次逃跑,老將一怒之下下了他的兵權。退守台灣以後,孫元良不再軍隊中任職,只能出來出力賺錢。雖然孫元良打仗不怎麼樣,但是做生意卻頭頭是道。不久後,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後成為了一家針織品公司的董事長。
孫元良的晚年生活還算不錯,畢竟他曾經是一位在戰場指揮過上萬人的將軍,又畢業於黃埔軍校。後來在經商中又賺了不少的錢。在這種安逸的生活中,孫元良度過了他的余生,終年103歲。
值得一提的是,孫元良的後輩子孫中,有一個兒子十分出名。他就是孫祥鍾。說出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不過,他還有藝名叫秦漢。相信對於70/80年代的來說,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曾經和秦祥林、林鳳嬌和林青霞被稱為“二秦二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大明星。


分享: |
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