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壓垮成年人 只需一班級群
家長群的存在有必要嗎?
很多70後80後在飽受“陪作業”煎熬之後都會感慨:我們小時候家長壓根就不管,自己該學得怎麼樣還不是怎麼樣嗎?沒有家長群的我們還不是照樣優秀嗎?為什麼明明該老師做的工作,要讓家長來承擔一部分呢?
誠然,我們小時候沒有繁重的作業、也沒有繁瑣的學校條款,更沒有各種表格、各種制度,作業都是口頭布置,照樣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現在的家長群就像一個24小時無休的家長會,對於老師來說,它模糊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甚至有的老師半夜十一點多還在家長群裡轉發學校的通知;對家長來說,它模糊了學校和家庭的概念,把一些原本需要老師批改的作業或者老師布置給孩子的教學內容傳達給了家長,再由家長傳達給孩子,導致家長在工作之余還要幫忙孩子檢查作業、上傳作業,身心俱疲。
再加上有的老師還喜歡利用家長群樹立威信,時不時把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照片發在群裡,連帶著孩子家長也被一起批評,讓家長體會一把“坐”坐針氈的感覺。
或者遇上一些“彩虹屁”家長,老師一開口就爭先恐後地贊美,生怕自己少說一句孩子就會被老師孤立或者歧視,真真讓人看不過去。
我之前有朋友從國外回來,我們討論起這個家長群,朋友就說她家孩子學校有專門的校園論壇供班級或者家委發布有關班級班級信息,學校也會有自己的網站,發布孩子日常的學校狀態,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新聞事件。家長可以在下面留言或者跟貼,有問題可以直接跟老師私下打電話溝通交流,家校溝通非常和諧。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