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申請] 經驗談:如何幫孩子選大學專業?
在考慮孩子未來的大學和專業時,我建議家長們遵循以下幾條行動規則:
1. 假定自己對大學或專業什麼都不懂
2. 假定自己對孩子並不很了解
3. 假定錢不是主要問題
我們中國家長有個普遍的毛病,喜歡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推定某些自己並不熟悉的事情,就是俗話講的“想當然”。 當這種想當然的想法與孩子的想法發生沖突矛盾的時候,又習慣於轉換角色,以父母關心孩子的口氣為自己辯護, 而忽略孩子的想法。而孩子在中式家庭裡已經習慣於在沖突異見時聽從父母,孩子並不願意坦露自己的全部想法。溝通不暢,這在上大學選專業這樣重大的事情上是相當有害的,是家長們在考慮問題之前必須認識到的。
大學日新月異,專業變化多端,你當然知道TOP TEN, TOP TWENTY, 甚至TOP FIFTY,但是,一般性的知識很難幫助你作一個非常具體的決定,一個學校、專業、孩子三方匹配在一起的決定。定大學選專業,其實是一個PROJECT。一個PROJECT需要怎麼做,你就得怎麼做。
孩子一直都在變,我們卻幾乎是不變的,我們變得最多的也許僅是頭發而已。雖然天天生活在一起,父母其實非常有可能遺漏掉孩子變化中的許多東西。我和許多孩子交流過。孩子身上在父母眼裡不值稱道的東西,我卻覺得是很重要的品質; 而有些父母感覺自豪的東西,我卻以為是應該擔心和有必要注意的問題。很簡單,幫助孩子決定大學和專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評估工程,只有把有關的信息全部收集起來,擺出來,綜合考慮,才有可能做出正確決定。分析漏項,不論幹什麼,都是很可怕的事情,遺患匪淺。這是想當然的另一個表現。
有了實事求是的態度,有了認真負責的精神,這事情就有了好的開頭,好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海不歸家長們不也是中國人嗎?!認識到中國人性格上的缺點,中國人才有可能脫胎換骨幹大事。
結合自己的實踐,做這個“項目”的基本步驟和工作是大致這樣的:
第一步:先了解有些什麼專業
先給自己掃盲,或叫更新腦筋。專業大致可以分為幾大類:SCIENCE,SOCIAL SCIENCE,ENGINEERING, BUSINESS, EDUCATION,LAW,MEDICAL, AGRICULTURE,LANGUAGE, MEDIA& ARTS,等等。孩子想進哪個領域,這是需要最先搞清楚的問題。而解答這個問題,必須結合孩子的性格和愛好,或者已經表現出來的專長。如果這一步搞不定,不急,再深入研究哪個領域有些什麼專業。具體的專業情況了解得越多,專業選擇就越容易。美國大學有多少專業,不難知道,我用的是這個網站:http://www.a2zcolleges.com/majors/ 。
第二步:審查孩子從高一到高三的成績單
GPA很高或很低,都不能說明你的孩子的能力、潛力和興趣, 只有深入審查他的各科成績及其分布變化趨勢,才有可能發現他的特長。我聽過錄取辦的人親口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從成績單上,基本可以判斷一個學生的特長。我們這些人,做細致的分析工作,腦子絕對夠用。只要你做了這一步,作為家長,你心裡基本有數了。提出一個專業候選名單應該不難。
第三步:研究就業市場趨勢
這仍然是你要做的功課。有了一個候選專業名單,進一步了解未來就業趨勢、發展前景,這才是比較認真負責的調研。網上這方面的信息很多。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